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绿色经济,是中国在世界下一轮科技革命与技术创新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发展绿色经济,所要做的不仅是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投入结构等的调整,更多则是如何在产业布局中将绿色经济概念融入到实际的发展战略之中,并找到最佳的、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和突破口。 作为能源大省,山西省已成全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枢纽,是国家能源安全的关键所在,但在这“荣誉光环”的背后,却需要在节能减排、环保、绿色、低碳等方面付出比其它省份更多的心力。正如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所强调:“山西正处在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实现一个能源资源大省的发展转型,是我们最现实最紧迫的课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王君省长特别强调要站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如何实现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是社会的关切和群众的期盼。” 时下,第三届 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能源博览会”)将在山西太原举行,契机之下,山西省将有何作为? 战略布局:能源博览会放眼全球 决胜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之中。经济的变革,资源的整合,以及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成功的前提大多是建立战略性、前瞻性的布局之上。在2007、2008两年,山西省抓住了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简称“煤博会”)的契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煤博会也一跃而为山西省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与平台。但近两年,低碳、环保、绿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词,煤博会已然不能承载山西发展之重。 为了改变煤博会与经济发展相冲突的矛盾,改变煤博会包含领域较小、包含产业过窄的问题,改变煤博会不能与国际接轨的现实,煤博会的重新定位成为博览会获更广泛认可的首要问题。借全球经济发展之道,中国产业改革之机,博览会完成了从“煤博会”到“能源博览会”的大突破,大转变。 据能源博览会组委会透露,此次博览会在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商务部、国家科技部共同主办的基础上,新增了国家能源局为主办单位,此举意味着博览会的内涵与层次得到了最大的提升。能博会不仅具有国家级、国际性和专业化的特性,更重要的是,它是能源领域唯一的国家级专业性博览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顶级盛会,也是山西省对外交流、招商引资最主要的窗口。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与往届相比,能源博览会新增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展区,循环经济、节能环保和转型发展等展区,突出布局能源、着眼绿色的本质。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能源博览会不再局限于一省、一国,一行业、一企业,而是把眼光投向了全球整个新兴的能源领域。 转型突破:产业发展搭车能源博览会 长期以来,大规模、群体性和高强度的资源开发,形成了山西高度依赖资源的经济体系。但山西省委、省政府已经意识到,如果不加快结构调整、不转变发展方式、不实行转型发展,那么,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可持续发展难言乐观。 不过,喜讯频传。据悉,山西省在上报的“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方案”即将获得批复,其中特别提到:山西将继续深化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而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中的30%也将继续用于企业转产和资源城市转型。按照山西160亿元的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规模来算,未来将有超过50亿元的资金继续用于山西转型发展。 实际上,除了足够的资金支持,山西省的转型发展还有一个强有力的借力点。9月16日到18日的能源博览会,就为山西省的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无论是煤、电、气,还是新能源与可再生等能源,循环经济、节能环保和转型发展方面的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利用能源博览会这个平台,完全能够促成省内的企业、产业与世界一流低碳、绿色环保企业的合作与交流。这对于山西省的经济发展而言,转型发展也无疑变得更加真实。而据了解,山西省的招商引资工作同样已经将目光瞄准低碳、环保的绿色经济。 革新引擎:招商引资瞄准绿色经济 众所周知,绿色经济正成为世界一大趋势,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许多国家都突出绿色复苏的理念,纷纷实施所谓绿色新政,把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绿色经济作为刺激经济计划的重要内容。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步伐的加快,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必须实施以促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的绿色发展战略。毫无疑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决定了省际经济发展的方式,山西省的招商引资工作重心落在绿色经济之上可圈可点。 山西要保持产业和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持续增强产业的竞争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刻不容缓。2010年6月3日,在太原召开的全省招商引资座谈会上,省委常委、副省长李小鹏郑重指出:招商引资工作除了要有信心、有决心、有细心、有耐心、有恒心、有诚心之外,还要注意到招商引资的项目与产业发展相一致,与绿色、环保的发展要求相一致,要围绕绿色能源,做好节能减排、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转型发展等工作。 如果说能博会是山西省经济发展的一个新“支点“,那么,利用这个支点,山西将撬动整个新兴产业的发展,落实绿色经济在山西省的可持续发展。也许,用不了几年,在绿色经济发展的排名中,山西省就会榜上有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