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十三五”阜阳市重点环保项目总投入将超百亿元 |
(时间:2016-1-4 9:15:04) |
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并将建设美丽中国首次写入五年规划。近期,我市环保部门紧密结合阜阳实际,以找机遇、找政策、找项目、找路子“四找”为抓手,寻求改善我市环境质量的新途径,探索发展我市环保产业的新渠道,努力开创阜阳环保工作新局面。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大建设之一摆上重要位置,环境保护工作也进入了新常态。”近日,市环保局副局长史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为“十三五”时期的环保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阜阳环保产业的发展、环保市场的培育带来新机遇。 “十二五”时期,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生态立市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突出表现是,全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2015年1-11月份,我市PM10平均浓度为69微克每立方米,比当年空气质量治理目标(PM10平均浓度为83微克每立方米)低14微克每立方米。另外,全市主要污染物持续削减,生态创建初见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环境治理。仅水污染防治,2015年国家就投入了专项资金130亿元,环保部与财政部还专门发文鼓励水污染防治领域推行PPP模式。另外,中央财政还设立专项资金,实施以奖代补政策,对涉及民生的“煤改气”项目、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淘汰、轻型载货车替代低速货车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重点行业清洁生产示范工程给予引导性资金支持。 而我市大气环境、水资源质量和土壤环境亟需进一步改善,政策性投资以及因此带来的环保产业空间巨大。看准了政策和机遇,实现“十三五”环境治理目标就要落实到具体项目来上。连日来,市环保局针对环保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提早谋划,提前安排,编制了一大批项目。“结合政策机遇,结合阜阳环保形势,我们认真开展了项目谋划工作,在水污染防治这一块,我们围绕城市污水治理、乡镇污水厂治理、工业园区污水厂治理、黑臭河流治理等方面谋划了40个项目,围绕大气污染谋划了6个项目,围绕土壤修复谋划了4个项目,总投资达到了102.5亿元。”史春告诉记者。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十三五”时期,我市计划实施阜城颍南、泉北、颍东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以及各县市区城区污水处理厂扩建、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等;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方面,拟实施济河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等;在土壤修复方面,实施界首田营、太和肖口等四个土壤修复工程。 100多亿元投入如何落实?记者了解到,除争取国家项目之外,引入社会资本也成为重要路径。“为了保障项目顺利落实,市环保局根据现有政策,按照‘以市场换项目、以资源换项目’的理念,充分利用‘十三五’规划的环境污染防治项目资源广泛招商,灵活运用BOT、TOT、PPP等多种共赢模式,积极寻求与环保治污技术服务行业内骨干企业开展全方面合作。”史春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市环保局此前已经与有“环保之乡”之称的江苏宜兴进行了专题接洽,依托宜兴打造的国内首个提供环境整治综合服务的“中宜环境医院”,初步拟定成立“中宜环境医院阜阳分院”。另外,与北京的环保企业进行了洽谈,近期将邀请对方来阜考察。 “绿色发展”开启万亿环保产业盛宴。记者了解到,这对于阜阳企业也蕴含着广阔的发展机遇,目前已有阜阳夸克生态肥业有限公司研发生产酸化土壤调理剂系列产品,进军全新的土壤修复产业。下一步,市环保局将利用资源优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发展壮大,同时通过加快与先进地区合作,发展环保服务业等,推动环保产业成为阜阳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短评:政策好 还要人努力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谋划“十三五”发展。市环保局从中央政策中找机遇、找政策、找项目、找路子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立即行动起来,以具体的项目和发展路径,将政策机遇真正落实为加快发展的“催化剂”。 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一道,绿色发展是五中全会提出的、指导我国“十三五”时期发展甚至是更为长远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这也意味着,“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实行一系列重大的生态环境保护行动,中央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环境治理投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市环保局积极响应、主动作为,研究分析中央政策着力方向,做好项目准备,寻求发展路径,这种政策意识、机遇意识值得肯定。 不仅是绿色发展,可以说,五大发展理念都蕴含了大量的政策机遇。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十三五”规划建议就脱贫攻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每一字、每一句都意味着发展的机遇。“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发展的优势往往在抢抓机遇中形成,发展的差距往往在丧失机遇中扩大。如果我们不能在中央实施脱贫攻坚、强化对欠发达地区扶持的历史时期有所作为,就将错失阜阳弯道超车的最佳机遇。 政策好,还要人努力。实践证明,机遇不是被动等来的,政策也需要去争取。能不能找出机遇、政策、项目、路子,是能力和水平问题,更是态度和责任问题,各地各部门都要强化“找”的意识,以对阜阳发展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迅速行动找机遇、找政策、找项目、找路子,以找、争、拼的姿态,用足用好国家和省里的政策,为阜阳未来发展赢得主动。
|
|
|
|
推荐图片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