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十二五节能环保|电力节能|节能服务|节能电机|十三五|政务动态|冶金|电力节能产品及技术|煤炭|节能锅炉
新能源|节能通用机械|暖通制冷|通用节能装置|光伏|绿色照明|国际视野|十大节能工程|企业动态|专业论文
人物访谈|推荐案例|变频器|
>>首页 >> 商业资讯 >> 电力节能产品及技术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四川电力:“四步骤”提升应急处置保障能力
(时间:2015-12-18 9:05:19)
  自2008年汶川地震和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开始,电网企业在经历多次大面积突发灾害应急处置后,我国的电力应急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逐渐探索出来一个科学、有效的应急管理体制。5˙12汶川地震时,电网应急机制几乎空白,应急预案、处置队伍、特种装备缺失,电网恢复供电时间长达一个月。5年后的4˙20芦山地震,震后12小时即恢复照明供电,应急预案迅速启动,应急队伍1小时内即赶赴灾区,3天即恢复电网供电,应急处置保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省级电网公司作为省级电网的运行管理主体,掌握全省从发电、输配电到用电的电力网络调度控制权,直接管理所有输配电设施,拥有大量专业化的技术、人员和物资储备,是大电网安全可靠供电的核心主体。省电力公司的应急处置工作原则和指导思想,是在国家一案三制框架下,紧密围绕“快速响应、可靠供电”的目标,将电网企业纳入政府应急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结合电力公司自身特点,根据应急管理的预防、准备、响应、恢复“四步骤”,分别制定相关对策。
  预防阶段
  电网公司应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升输变电设施抵御破坏性灾害的能力。
  充分借助于电网基础设施,通过对电网内部调度自动化、雷电定位、覆冰监测、山火监测、微气象等传感信息进行收集;
  同时在政府应急体系框架下,充分发挥政企联动作用,与政府相关机关共享气象、地质、交通等公共数据。
  在内外部数据的协同下,开展灾害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确保灾情发展态势在掌握之中。
  准备阶段
  电网公司的应急准备包括预案、人员、物资、演练、信息系统等多个方面。
  预案方面,应在政府发布的各类自然灾害风险预警基础上,结合电网自身面临的风险,完善对外政企联动协调预案和对内应急响应与指挥体系预案,尤其需注意预案应与政府公共部门预案如气象、地质、交通、公安部门等衔接。人员方面,应开展普及型防灾减灾教育培训,并针对性培训电力应急处置特殊技能,如避灾逃生、野外生存、应急供电等。
  物资方面,则根据灾情风险实现部署应急通信、照明发电、帐篷棉被等特种物资,确保物资全面满足应急处置综合需要。演练方面,通过无脚本演练检验应急队伍的响应能力。最后,基于电力通信网络构建坚强的省地县三级互联互通的宽带应急指挥信息系统,确保灾情报送和指挥部署的渠道通畅。
  响应阶段
  应急响应第一阶段是快速、准确获取灾情信息。采用卫星通信、无人机遥感等先进技术是保证灾情信息的重要手段。在获取准确、充分的灾情信息后开展的电网应急处置工作,必须严格纳入政府应急体系框架范围,纳入属地政府统一管理,配合政府执行应急处置工作。
  电力应急响应的思路已从过去注重抢修电网设施到现在的以第一时间保障供电为目标。应急响应的最初任务是保证政府应急指挥部、医院、学校、灾民安置点等重要公共设施的供电,确保政府的应急处置组织工作有序开展。同时,电力应急响应需充分协同政府、军队等救援核心力量。应急响应的黄金救援期内应以协助政府应急处置为核心工作,采用发电机、发电车、充电方舱等提供供电、照明服务工作。
  恢复阶段
  在协助政府应急处置,灾情态势得到控制后,电网应急处置工作才能转到电网抢修和恢复。在此阶段,应急处置的主要工作是制定黑启动方案、抢修电网受损设施、架设临时供电网络、恢复电网运行方式等内容。此阶段应加强电网灾损的信息统计,配合进行临时安置点供电安全培训,逐步制定电网恢复计划,有序恢复电网正常运行。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火电厂节能减排创新技术交流会 
  4月23日,中国能源研究会与大唐集团公司在集团公司总部联合召开火电厂节能减排创新技术交流会。集团公 
热点文章
·“创新,开拓,务实,进取!”——CDMC
·可实现快速响应及同步数据采集的风电场监控
·能率荣获万科集团2014年度A级供应商
·《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解读
·七部委发布燃煤锅炉改造方案 数千亿市场将
·火电厂节能减排创新技术交流会在大唐集团召
·冀东等水泥企业获今年首批节能改造财政奖励
·为美丽中国擦亮天空
·【动态】美的中央空调荣获“鲁班奖工程功勋
·【动态】海尔中央空调荣获中国政府采购“节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350733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域名:www.gjjnhb.com www.gjjnhb.cn 中文域名:www.国际节能环保网.com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