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大唐辽源发电厂聚焦机组节能技改,降低设备消耗指标,加强机组运行调整,优先使用设计煤种,精细管理,使节能工作取得新进展。厂用电率和供电煤耗较上一年同期分别下降0.41%、10克/千瓦时;厂用电量较同期减少2339万千瓦时,为企业增加利润935.6万元,同时为打赢“一保一降”攻坚战奠定了基础。
抓技改,优化运行指标。2011年初,该厂下发《科技改造机组经济性指标的技改立项》通知,确定主攻方向,并成立了由生产副厂长牵头的技改攻关小组,制定《大唐辽源发电厂2011年重大项目技改方案》。按专业上报技改项目,开展可行性分析;按照顶层设计、统筹兼顾、分步实施的方针开展工作。8、9月份,利用2台机组C级检修对影响机组经济运行的设备缺陷集中进行攻坚,完成了重大项目16项。其中3、4号锅炉取消增压风机后,厂用电率降低了0.3个百分点,3号机A循环泵由单速电机改为双速电机后,年节约200万千瓦时电量,4D热网循环水泵加添液力偶合器调速运行,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和经济性。2011年全年共完成70余项节能技术改造。
抓运行,精细调整降煤耗。该厂加强运行调整,使参数“压红线”运行,节能降耗,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并通过“五加强”不断优化方式,力争使机组在最佳工况运行。一是加强小指标竞赛、超发电考核兑现,实施经济调整与绩效考核挂钩,提高运行人员责任意识;二是加强理论、技能培训和定期开展运行人员仿真机竞赛,提高运行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三是加强对锅炉燃烧工况、油枪投退、风机启停等细节的全过程监管,提高机组整体运行经济性;四是加强运行分析,通过日统计、周分析、月总结查摆问题,持续改进,以小指标促进大指标的完成;五是加强科学配煤掺烧,保证运行参数“压红线”运行,提高机组负荷率。
抓煤种,降低设备损耗。该厂设计煤种为内蒙古霍林河地区煤种,为保证机组“吃得可口”,积极应对煤炭市场变化,实施诚信双赢战略,确保燃煤供应;成立厂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煤炭协调小组,加大同矿方、铁路、政府的沟通力度,寻求支持和理解,开拓煤源,保证合同兑现率,并克服企业现金流紧张等困难千方百计保证煤款。此外,积极向地方反映企业困难状况,寻求政策支持,有效缓解煤炭供应的紧张形势。2011年,该厂全年组织进煤249万吨,设计煤种到货率达到了92%,有效降低了设备损耗率。
抓管理,落实责任促增效。该厂对照集团公司一流标准,修订本企业三线值,制订《能耗日指标分析管理办法》、完善了节能降耗管理等系列措施,加强对生产、经济指标的过程控制管理,重点抓好“煤、油、电、气”等关键指标的跟踪分析。发挥三级节能网络管理,按照厂、部门单位以及班组,分解目标、落实责任,真正做到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在全厂班组中开展精细化管理星级评价,督促整改抓落实。制定了《非生产用能管理办法》全面加强非生产用能的使用和管理。按照一流火电机组标准,开展对标工作,将本企业指标与一流指标进行“同比”、“环比”查找问题和差距,制定落实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