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十四五节能环保|电力节能|节能服务|节能电机|十三五|十四五|政务动态|冶金|电力节能产品及技术|煤炭
节能锅炉|新能源|节能通用机械|暖通制冷|通用节能装置|光伏|绿色照明|国际视野|十大节能工程|企业动态
专业论文|人物访谈|推荐案例|变频器|
>>首页 >> 商业资讯 >> 光伏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量质提升
(时间:2025/2/18 20:01:42)

经济日报记者 王轶辰
作为重要的新能源发展形态,分布式光伏发电在国家政策和地方支持下快速发展,从初期规模小、成本高、类型单一,到近年来成本迅速下降、开发模式持续创新,分布式光伏在装机容量上已与集中式光伏相当,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建设开发欠规范、消纳能力不足等新挑战。
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旨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规范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健康可持续发展。这意味着,历时近两年且备受行业关注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管理办法修订告一段落,将拉开分布式光伏发电高质量发展新大幕。
顺应发展形势变化
在安徽滁州天长市,鑫铂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屋顶上,6万多块光伏板整齐排列,源源不断地将阳光转化为绿电。“光伏发出的电优先满足工厂使用,剩余的电出售给电网公司。去年发电量超2693万千瓦时,为我们节约2150余万元用电成本。”该公司负责人唐开健说。
国网安徽滁州天长市供电公司市场营销部副主任陈玉林介绍,这几年分布式光伏发展迅速,2024年当地装机规模同比增长超80%。为此,公司组建了光伏服务专家团队,定期上门巡检设备、分析发电数据,帮助用户优化运维管理,确保光伏项目“装得上、用得好、收益稳”。
分布式光伏是指在用户侧开发、在配电网接入、就地就近消纳的光伏发电设施。我们常见的居民屋顶光伏电站和厂房建筑屋顶电站,都属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与规模庞大的集中式光伏电站相比,分布式光伏的优势在于灵活性、高效性及环保性。它能就地发电,减少远距离输电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安装灵活,适用于各种建筑,可充分利用闲置空间。
在国家政策推动下,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规模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累计装机方面,截至2024年底,分布式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3.7亿千瓦,是2013年底的121倍,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11%。新增装机方面,2024年分布式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达1.2亿千瓦,占当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的43%。发电量方面,2024年分布式光伏发电量3462亿千瓦时,占光伏发电量的41%。无论从累计装机、新增装机或是发电量看,分布式光伏发电已成能源转型重要力量。
“分布式光伏发电在全国光伏发电建设规模占比超过40%,已成为光伏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可利用土地资源逐步减少,未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占比进一步提升的趋势越发明显。”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张益国说。
随着规模持续增长,分布式光伏发电行业发展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需要对国家和各地一些好的机制、做法制度化,与时俱进完善管理。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姜士宏介绍,一方面,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场景多样、管理难度大,如果主体责任不清晰,会导致项目审批、后续运维和管理等出现问题;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增长迅速,电网建设程度与分布式光伏并网需求存在差距,电网承载能力和就地消纳能力亟待提升。
问题导向规范开发
分布式光伏发电是与用户联系最紧密的电源形式,必须在充分尊重用户意愿、与用户形成良好互动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进一步规范分布式光伏开发模式,国家能源局结合分布式光伏行业发展情况,以问题为导向,出台了《管理办法》,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分布式光伏行业的发展阶段。
《管理办法》细化了项目备案流程和协调机制,界定了主体和责任的划分。在备案主体确定上,以“谁投资、谁备案”为原则,明确了不同类型项目的备案主体,强调非自然人投资开发建设的项目不得以自然人名义备案,切实维护用户特别是农户的合法权益。在建设管理上,明确了项目投资主体做好选址工作和并网申请的责任。“这有助于进一步规范化审批流程,提高项目落地效率,并有效避免用户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姜士宏说。
新政还给予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更多消纳灵活性和模式选择,有助于激发这一细分市场活力。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表示,相较于征求意见稿,《管理办法》增加了两条规定:“在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地区,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可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参与现货市场”“电力用户负荷发生较大变化时,可将项目调整为集中式光伏电站”。我国已提出有序推动现货市场全覆盖,这消除了开发企业建设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对用户用电情况变化的顾虑,将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在张益国看来,新政进一步扩展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种类,提高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单体建设规模,体现了更具针对性的差异化管理思路,更好地适应当前分布式光伏发电快速增长的开发建设需求。
精准调度有效管理
电网在分布式光伏接入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部分省份和地区配电网接入分布式光伏承载力不足的情况频现,对承载力标为红色区域实行暂停备案和项目并网申请,影响了分布式光伏市场。
时璟丽表示,新政对地方能源主管部门和电网企业强调了接网承载力相关要求,提出基于分布式光伏规模、电力系统负荷水平、灵活调节能力、电力设备容量等因素建立配电网可开放容量按季度发布和预警机制,引导分布式光伏发电科学合理布局。此外,投资主体在开发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时,也要充分考虑电网承载力、消纳能力等因素,规范开发建设行为。
以往分布式光伏发电具有不可观不可控特点,电网调度运行时存在监控盲端问题,不利于电力系统稳定。在春节等重大节假日期间,电力负荷大幅下降,但分布式光伏发电量仍然很高,造成供需不平衡。因此加强分布式光伏的“可观、可测、可调、可控”迫在眉睫。
2024年国庆假期,全国首次分布式新能源保安全促消纳市场化交易在浙江嘉兴海宁尖山试点开展,通过提前锁定节假日光伏资源,在区域负荷下降明显、光伏发生倒送时,按需调用中标资源,有效应对电力供需变化。
“春节、国庆等节假日期间,多数企业放假,通过市场化手段,在电网负荷明显下降、光伏发电功率较高时段,有效管理和调配光伏可调节容量资源,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国网嘉兴供电公司市场营销部副主任刘惺惺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当地供电部门积极开展分布式光伏电站“可观、可测、可调、可控”改造,增强电网平衡消纳能力。“‘四可’改造可实现电站实时状态监测、远程控制和自动调整等功能,可如‘水龙头’一般,让分布式光伏依据电力电量平衡出力可大可小,实现新能源消纳、电网安全与配电网高效利用的良性循环。”国网嘉兴供电公司调度专业工作人员龚利武说。
专家表示,新政对分布式光伏提出“四可”要求,提升电力系统消纳分布式光伏的能力,也为参与电力市场提供基础。对于调度部门来说,电源具备“四可”才能参与调度,对于分布式光伏参与电力市场,具备“四可”是基础条件。更多的分布式光伏具备“四可”,可以显著提升其接入电网承载力和调控能力,调度机构可精准合理调度分布式光伏,而不是在难以调度时被迫一刀切限电。
来源:经济日报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进展报告( 
  12月27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进展报告(2023 
热点文章
·[置顶]世界首台超临界燃煤锅炉快速启停和变负荷装
·爱普生:践行发展,下好“可持续”这盘棋,
·“金伯利岩的吸碳能力”研究文章
·电装中国:践行双碳战略,引领制造业绿色转
·2024年土耳其风能势头强劲
·“双碳时代,构建新循环”|第十一届零废弃
·青年镜头下的生命赞歌,谱写生物之美
·旭化成授权斯尔邦高纯度碳酸盐生产技术,助
·Enpal高管Henning Rath呼
·恩骅力推出基于生物循环BDO的可持续PO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80801894 合作电话:010-80801894 媒体联系:QQ 769209918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769209918@qq.com
域名:www.gjjnhb.com www.gjjnhb.cn 中文域名:www.国际节能环保网.com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京ICP备0900751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