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借“光”生“金” 陕西光伏产业释放潜在价值 |
(时间:2023/12/11 9:06:24) |
近年来,陕西积极抢抓光伏产业发展机遇,充分发挥产业基础、政策和空间区位优势,已形成年产值超1000亿元的光伏产业发展集群。在这场“追光逐日”的竞赛中,陕西借“光”生“金”,让光伏产业的潜在价值不断释放,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 “屋顶光伏”助群众增收致富
如今,在广阔的农村,太阳能光伏发电持续“升温”。
“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推动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作出重要部署。在“双碳”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驱动下,光伏产业在广阔的农村正步入发展快车道。
11月26日,记者来到西安市阎良区武屯街道,只见一排排太阳能光伏发电板静静地“躺”在屋顶上,给村民送上“阳光收益”,成为村民眼里的“阳光银行”。
“我安装了40千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每年能发电5万多千瓦时,加上各类补贴,每年收益4万多元。”武屯街道老寨村村民马林告诉记者,“按照目前的收益,大概5年就可以收回成本。有国家政策支持,再加上国网定期维护,收益相对稳定。另外,光伏发电板在屋顶还有一定的防护隔热作用。”
作为阎良当地的光伏企业,西安福斯特阳光光伏有限公司不仅为辖区用户维护屋顶的“聚宝盆”,自身也获益良多。
“我们楼顶安装的光伏发电板是自发自用、余电上网,除了满足我们日常办公外,多余的电量并入电网,每年还会有大约4万元的收益。”西安福斯特阳光光伏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猛涛说,公司为辖区用户提供光伏装机、维护等服务,每年装机容量在30兆瓦左右,服务1万多名用户。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西安市阎良区供电分公司副总经理辛宇说:“我们一方面刚性执行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不断释放政策红利,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户用光伏报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为应对光伏发电的随机性、波动性以及确保能源的全额消纳,我们持续加大电网基础设施改造铺设力度,确保电网稳定性、安全性。”
仅2022年,阎良区供电分公司就投资4736万元,实施完成61项配网基建工程,为分布式光伏的接入筑牢设备基础。
辛宇介绍,2022年,阎良分布式光伏发电量为1.5亿千瓦时,占阎良区供电分公司全年售电量的14.6%。作为西安供电公司管辖内分布式光伏占有率大户,阎良区户用光伏容量达132.9兆瓦。2018年至2022年底,阎良区的分布式光伏年发电量从4109.2万千瓦时增长至1.5亿千瓦时,累计发电量3.6亿千瓦时,减少电煤消耗14.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5.6万吨。
闲置的屋顶、良好的光照条件为户用光伏发展提供了先天便利条件。户用分布式光伏运行,既可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也可采用“全额上网”,灵活的模式使家庭式“小型电站”在我省各市(区)快速推广。
■ 建筑光伏为城市注入“绿色能量”
11月28日,记者来到位于西咸新区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7号楼(以下简称“7号楼”)。这栋看似普通的建筑蕴藏着神奇力量:在“植入”薄膜太阳能技术后,整幢建筑变身为“发电体”,能够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每当太阳升起,7号楼就开启绿色“做功”模式,将阳光转换为清洁电力。作为国内首个智慧绿色能源建筑示范项目,7号楼实现建筑100%绿能自供、零碳排放。7号楼融合了薄膜太阳能、人工智能等技术,突破了光伏与建筑深度融合的技术壁垒,是该领域目前唯一具备产业化标准的技术产品方案。
“7号楼把建筑外立面打造成可以为建筑内外提供能量信息服务的一个新载体,可实现绿能自供、零碳排放、5G全覆盖、立体安防、无人物流等。”7号楼研发团队牵头人、西安中易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刘壮说,“7号楼运行数据显示,1年可发电40万千瓦时以上,耗电35万千瓦时左右,完全实现建筑能源自供。”
西安中易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陕西太阳能光伏产业链重点企业,其创新成果“智慧绿色能源系统”是业内首次基于建筑外立面深度融合光伏的技术体系。该体系通过研究建筑外立面太阳能光伏一体化耦合系统技术,为建筑降碳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以及具备产业化标准的技术方案和实施路径。
刘壮说:“我们的‘智慧绿色能源系统’是模块化、标准化、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是一个整体的产品系统,交付的是整体流程。眼下,西安中易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正在牵头编制建筑外立面光伏一体化系统‘应用技术规程’‘防火规程’‘检测标准’3项陕西省地方标准。”
■ 建筑光伏一体化引领“新时尚”
将太阳能光伏产品通过科技手段和建筑融为一体,被称为建筑光伏一体化,这已成为当下一段时期内建筑发展的新趋势。目前,建筑光伏一体化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已被陕西省列入“双碳”方向重点新兴产业。今年,陕西省住建厅等九部门出台《关于大力发展建筑外立面和屋顶太阳能光伏一体化技术与应用的实施意见》及配套文件,支持在全省大力推广应用。
业内专家表示,建筑光伏一体化,不同于传统的依附屋顶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其创新点首先要满足建筑的场景、功能等需求,将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直接“化身”为屋顶、幕墙等建筑材料。这一过程,对建筑光伏模块的结构、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等提出一系列要求。尽管建筑光伏一体化概念提出20多年,薄膜光伏发电项目技术也并非全国首例,但像7号楼这样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目前在全国尚属领先。未来,当建筑与太阳能光伏、物联网等多种技术不断交叉融合,该领域巨大的创新空间还将不断拓展。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班斓表示,光伏产业是陕西聚力打造的重点产业链之一,近年来陕西光伏产业发展迅速、规模持续扩大。目前,我国光伏行业总产值突破1.4万亿元,陕西光伏产业产值逾千亿元,占全国规模的1/14。下一步,陕西将大力实施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行动,通过技术迭代更新、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推动陕西光伏产业迈上新台阶,让光伏产业成为推动能源变革的重要引擎。而随着建筑光伏一体化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我省越来越多的城市大型建筑将实现建筑光伏一体化,为城市增添一道道新能源变革的亮丽风景。
|
|
|
|
推荐图片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