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十二五节能环保|电力节能|节能服务|节能电机|十三五|政务动态|冶金|电力节能产品及技术|煤炭|节能锅炉
新能源|节能通用机械|暖通制冷|通用节能装置|光伏|绿色照明|国际视野|十大节能工程|企业动态|专业论文
人物访谈|推荐案例|变频器|
>>首页 >> 商业资讯 >> 光伏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国内光伏热潮褪去 国际市场再迎角逐
(时间:2018-11-29 9:10:36)
   最近,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户外呈现雾霾,对光伏发电这类清洁能源的需求也就更为急迫。这次大会上,参会的光伏行业企业家们没有太多心思关注酒店外的雾霾。经过531光伏新政洗礼之后,整个光伏行业明显遇“冷”,企业发展需要有新的方向。这与过去几年的光伏“热”形成了鲜明对比。
   此外,光伏行业的变化还表现在出口上,由于国内市场压缩,国内企业更多的产品卖向国外,今年前三季度的光伏组件出口量已经超过了去年。这种变化结束了中国光伏企业连续三年主要依靠国内需求推动的局面,中国光伏企业未来可能会更多的依赖国际市场。
   在行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中国光伏行业还面临很多问题。比如产品同质化,头部企业产品各有特点但差别不大,极易在同一个市场打“价格战”。要知道,欧美五年前发起的“反补贴、反倾销”调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今年,随着欧盟市场的重新放开,面对这块“蛋糕”,如何避免“价格战”已经摆在了桌面上。
   去年可再生能源累计补贴缺口1200亿
   11月21日,从北京乘坐高铁南下的乘客不难发现,这一路烟雾笼罩,手机上的数据显示空气轻度污染或者中度污染。每当遇到这种天气,戴起口罩的人们才更多意识到“蓝天白云”的珍贵。在这种天气之下,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
   经过531新政洗礼之后,参会者明显感觉到光伏行业今年有些遇“冷”了,何去何从成为企业当下急需考虑的问题。
   这与去年光伏的火“热”形成了鲜明对比。
   去年光伏行业发展迅猛,吸引了众多资本进入。一位光伏行业头部企业高管告诉记者,光伏组件“目的地”是要建设光伏电站。集中式电站主要是大的能源企业接手,也有金融行业等参与。而分布式电站的参与方式则复杂许多。其中,很多三五个人组成的小团队不容忽视,他们手里有上亿的资金,自己开发光伏电站,效益甚至比大公司做得还要好。
   整个行业有多热,从一组数据可以看出来。2017年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53.06GW,其中,光伏电站33.62GW,同比增长11%;而分布式光伏19.44GW,同比增长3.7倍,呈爆发式的增长。截至去年底,中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了130.25GW,而此前太阳能“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仅105GW,已经提前并超额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
   今年年初,大家还准备在6月30日之前大干一番,然而拐点出现了。之所以是这个时间,这是因为自2014年以来,运营商为享受到前一年更高电价、更优惠的电价政策,纷纷赶在6月30日之前实现并网,造成光伏行业内特有的630“抢装潮”现象。
   当参与者努力将装机量再创新高的时候,531新政的出台直接让整个行业来了个“急刹车”。今年在抢装潮之前,政府发布了对装机规模进行限制、补贴下调的光伏政策,由于该通知落款日期为5月31日,业内称之为“531新政”。
   该政策“打”了从业者一个措手不及,整个行业发展受到重挫,光伏上市公司股价受到波及。根据中国光伏协会的资料显示,6月以来,整个光伏产业产能利用率、产品价格大幅下滑,户用市场出现停滞。上半年全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在80%以上,但到了7月到8月,这一数据则降低至55.4%~68%之间;而多晶硅、硅片、电池和组件价格相比“531”之前下滑三到五成;户用光伏市场基本停滞,户用从业人数急剧减少。
   上述高管介绍,531新政出台后,一些做光伏的小团队也都停下来观望。
   之所以限制光伏发展速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补贴缺口越来越大。光伏电站实行度电补贴,补贴来源渠道单一,仅为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当前收取标准是每度电1.9分,2017年累计补贴资金缺口约1200亿元。这种情况下,补贴难以跟上光伏电站发展速度。
   一直到11月2日,光伏企业才算松了一口气。国家能源局召开了关于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成果座谈会,新能源司副司长李创军表示,2022年前光伏都有补贴,补贴退坡不会一刀切。
   前三季度光伏组件出口超去年全年
   实际上,对于国内光伏企业来说,国内市场变化只是其中一方面,国际市场上还有更多挑战。在国内外光伏市场上,无论是产品品质还是价格方面,少有企业能与我国光伏企业匹敌。
   当我国的这些光伏企业发现,最终的对手都是中国企业之后,厮杀在所难免。
   如果将国内光伏产业发展视作五年一个周期的话,过去五年,国内市场需求是中国光伏企业规模扩大的主要推动力。去年中国光伏组件产量75GW,占全球产量的七成。这部分组件内销45GW,出口30GW。 
   这种国内销量大于出口的格局始于2013年,当时的欧美对我国光伏产业采取“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致使我国光伏产品急剧萎缩,以出口为导向的产业已经不可持续。
   当时,我国政府出台了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光伏发电实行度电补贴,推动了我国光伏市场的迅猛增长。2013年,我国光伏装机量达到10.95GW,同比增长143.3%。2015年,光伏组件内销量首次超过出口。到2017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量达到53.06GW,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3.8%。
   从那时起,我国光伏行业对外依赖度大幅下降,从2010年的90%下降至去年的42%。
   不过,今年由于国内市场份额的大幅下降,出口成为企业消化产能的重点,前三季度光伏组件出口31.35GW,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量。
   出口重新超过进口,今年对于国内光伏企业来说是一个关键节点,过去几年内销为主的局面已经打破,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将加大。
   实际上,对于国内大型光伏企业来说,抢占市场之外也有诸多挑战。去年光伏行业的火热,包括隆基股份、协鑫集团、通威股份等在内的光伏头部企业分别在产业链的上下游进行产能扩张。隆基股份单晶硅片产能计划,到2020年产能就要达到45GW。整个光伏产业呈现供大于求的格局。
   由于我国光伏产品同质化,头部企业产品各有特点但差别不大,极易在同一个市场上产生竞争,价格战在所难免。今年,随着欧盟市场的重新放开,面对这块“蛋糕”,打还是不打价格战,这已经摆在国内企业的桌面上。 
   在不同场合,已经有多位光伏业内知名人士提醒,要避免行业急速扩张后的低价竞争,减少国际贸易摩擦案例的发生。
   最为重要的是,我国光伏产业科研基础薄弱,原创的原发性技术少,“拿来主义”居多,研发投入不理想等问题一直存在。这些问题都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光伏产业未来发展的难点。英利集团首席技术官宋登元告诉记者,国内光伏产业在规模化生产等方面优势明显,但基础研究和关键设备是两个“短板”。
   目前来看,国内光伏企业在扩展规模,抢占市场之余,对于研发的投入还比较低。以单晶龙头隆基股份来说,去年全年研发投入11.08亿元,占去年总营收的6.7%左右,而这在业内已经是比较高的。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告诉记者,对于一个光伏企业来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在7%到8%的强度还是应该有的。
   2018年是光伏行业下一个五年的起点,在这个十字路口,它准备向哪走?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新能源锂电行业专家齐聚青海  
      中国新能源企业家俱乐部(SNEC)正式成立。  &n 
热点文章
·新能源锂电行业专家齐聚青海 共讨新能源产
·全国各省市燃煤锅炉改造治理政策及资金补助
·南方电网7个智能电网示范区已全部获得批复
·福建电力将新扩建500千伏21座 220
·老板电器携手妇基会,守护家的味道
·庆祝江苏航天水力新沟河江边枢纽工程产品出
·“创新,开拓,务实,进取!”——CDMC
·可实现快速响应及同步数据采集的风电场监控
·能率荣获万科集团2014年度A级供应商
·《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解读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350733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域名:www.gjjnhb.com www.gjjnhb.cn 中文域名:www.国际节能环保网.com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