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十二五”晋城市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
(时间:2016-5-3 8:40:34) |
“十二五”期间,我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进节能提效工程,通过工业领域节能,大力发展绿色交通、节能建筑等,取得了显著成效。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为1.35吨,与2010年同比相比下降16.15%,完成“十二五”期间下降16%的目标任务。 工业节能持续推进。积极鼓励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利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在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深入开展以节能、清洁、循环、低碳为主要内容的行业专项对标行动。充分发挥节能专项财政资金的作用,引导企业进行节能项目建设,支持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实施节能、节水、节材等技术改造,对余热、余压、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实施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近年来,共有6个项目获得省级节能扶持资金1254万元,拉动总投资1.6亿元,年可节约标煤3.8万吨;有23个节能项目获得市级扶持资金1867万元,拉动总投资12.6亿元,年可节约标煤11万吨。 绿色交通快速发展。重点在实施交通运能提升和公交车出行比例提升上下功夫,初步建立了公交、出租、自行车慢行为一体的城市低碳出行交通体系。市区公交车出行分担率由2011年的8.39%提高到2015年的15.2%,万人拥有达到8标台。在市区率先建设了公共自行车系统,截至目前,全市公共自行车站点已达225个,公共自行车8000辆,成为全国唯一在公共自行车系统采用电动助力车的城市,此举不仅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也减少了汽车的使用率,降低了能源消耗。同时,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及清洁燃料汽车,目前,全市共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28辆,其中34辆纯电动客车、94辆纯电动乘用车;推广以煤层气为主要燃料的清洁能源车辆,截至2015年底,全市营运类清洁能源汽车达到4863辆,营运类清洁能源汽车占全市营运车辆总量由11.05%提高到20.15%。目前,全市公交车和出租车清洁能源应用率达到100%。此外,还淘汰了一批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车辆,对全市所有2005年底前注册的营运黄标车进行了淘汰注销,共计2686台,改善了“三高”车辆尾气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建筑节能初见成效。严格执行《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的通知》和《晋城市新建建筑规划阶段节能审查管理规定》。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所有新设计的12层及以下的居住建筑、高层居住建筑的逆12层和有生活热水需求的医院、学校、宾馆、洗浴场所等公共建筑,强制推广太阳能光热系统,所有政府投资类公益项目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近三年来,共培育绿色建筑项目23项,总计135.13万平方米;新建节能建筑109项,面积为169.54万平方米。同时,加快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全力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154.08万平方米,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5万吨。 大力实施环境质量改善工程。“十二五”期间,我市共安排实施200个重点减排项目,其中,电力行业完成脱硫改造420万千瓦、脱硝改造312万千瓦、除尘改造393万千瓦;钢铁行业完成脱硫改造1085平方米、除尘改造678平方米;水泥行业完成脱硝改造12500吨/日、除尘改造5500吨/日;化工行业完成燃煤锅炉脱硫1970蒸吨/小时。同时,全力做好工业污染、城中村燃煤污染、面源污染、建筑拆迁施工扬尘污染、道路运输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等整治工作,先后关闭淘汰了12家企业落后产能和生产设施,对兰花科创化肥分公司(一化)、兰花集团北岩煤矿、泽州县坤达磁材公司实施了关停,取缔了400多台燃煤锅炉、茶浴炉,对232座加油站、1座储油库、87辆油罐车实施了油气回收改造,有力地促进了环境质量改善。2015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63天,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6.48,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3.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6.7%。
|
|
|
|
推荐图片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