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十二五节能环保|电力节能|节能服务|节能电机|十三五|十四五|政务动态|冶金|电力节能产品及技术|煤炭
节能锅炉|新能源|节能通用机械|暖通制冷|通用节能装置|光伏|绿色照明|国际视野|十大节能工程|企业动态
专业论文|人物访谈|推荐案例|变频器|
>>首页 >> 商业资讯 >> 企业动态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2022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倡议》重磅发布
(时间:2022/11/11 14:46:42)

  我们,来自国内外海上风电产业链的企业、相关机构的代表,于2022年11月10日至11月12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2022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围绕“夯实基础,聚力创新——推动海上风电平稳有序发展”主题,致力于加快全球海上风电技术创新,为产业长远健康发展筑牢根基,经讨论一致通过《2022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倡议》。
  我们一致确信,海上风电是世界各国实现能源安全的关键支撑。当下,国际局势动荡导致全球能源危机加剧,确保能源安全成为了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全球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大规模开发海上风能资源,将能够在推动洛国能源转型、保障能源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多个国家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海上风电中远期发展规划。英国提出,到2030年使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5000万千瓦;德国、美国、印度均提出到2030年实现3000万千瓦装机的目标,荷兰为2220万千瓦,丹麦为1290万千瓦,韩国为1800万千瓦,日本1000万千瓦,比利时576万千瓦。
  我们一致认同,海上风电是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大力发展海上风电,通过产业配套及产业组合,能够实现海上风电全生命周期产业价值的集合,形成多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创造数十万个就业岗位。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海水制氢等的融合发展,有望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打造海洋经济注入新动能。
  我们一致认为,海上风电是加速各国科技创新的一大支点。作为技术密集型高端装备制造业,海上风电涉及众多高端装备制造的尖端技术。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将能够带动高端轴承、齿轮箱、大功率发电机等装备技术领域的技术进步。海上风电技术的发展,还可以提升海洋勘测、海洋工程装备等方面的能力。
  我们一致相信,海上风电是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全球海岸线漫长、海域面积辽阔,可用于海上风电开发的空间十分广阔。目前,诸多国家制定了雄心勃勃的中远期规划,预示着全球海上风电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2022年9月,由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丹麦政府及全球风能理事会联合发起的全球海上风电联盟提出,为实现1.5℃目标,2050年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至少需要达到20亿千瓦。综合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需求,到“十四五”末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1亿千瓦左右,到2030年将超过2亿千瓦,到2050年至少达到10亿千瓦。
  围绕上述几点,为了确保全球海上风电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发出以下六点倡议:
  一、加快开展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始终是海上风电发展的最大驱动力、各国应加强合作,充分利用全球的研发资源,分享研究成果,加强核心零部件研发,健全大兆瓦机组产业链协同研发体系,研制更加高效和更具适应性的海上风电机组。推进漂浮式等前沿技术的研发,为未来发展做好技术储备。推动协同创新,加大对公共试验平台建设的投入,推动关键共性技术的发展。
  二、营造健康市场环境。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市场参与者通过竞争实现优胜劣汰,促使先进技术和最优解决方案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并能够为投资者带来清晰的收益预期,增强其投资积极性。各国应当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保市场的长期稳定,建立公平、开放的市场准入制度,构建技术标准国际协调机制,推动认证结果的多边互认,消除贸易壁垒。市场参与者应基于技术先进性开展竞净,避免采取打“价格战”的短视做法,携手构建公平、有序的竞争秩序。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目前,中国海上风电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国家和沿海省份应加强统筹规划,实现集中连片开发。统一规划建设电力送出工程,将成本纳入输配电价。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支持重点产品、重点项目创新开发,推动行业实现降本和跨越式创新。推动成立海上风电发展促进基金,为海上风电项目提供长期贷款支持。同时,随着技术发展,深远海风电开发正提速。这些海域属于专属经济区,尚缺少相应的使用管理政策,应尽快出台针对专属经济区的开发建设管理办法,
  四、高度重视安全保障。推进安全文化建设,保证人员与设备的安全、健康,是实现海上风电健康发展的前提。各方应该安全视为一条“生命线”,严格遵守国内和国际标准的要求,围绕全产业链将安全工作做细、做扎实,确保设备在全生命周期内保持可靠运行,对从业人员设置严格的从业资格门槛,持续开展安全培训,使之牢固树应安全意识,为其构建起多维度的安全、健康保障体系。
  五、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在提高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快海洋经济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海上风电能够起到重要的支撑与带动作用,可以有效推进港口建设、海洋可再生能源装备制造、海洋渔业养殖等产业的发展。各国应当加强与此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创新海上风电与其他多产业融合发展,提高海洋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
  六、加强全球交流合作。海上风电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合作。未来,中国海上风电企业必将更多地走出国门,中国海上风电发展同样需要国际合作伙伴的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应共建开放、合作、共赢的全球海上风电合作关系,扩大生产要素参与全球海上风电产业经济循环和全球配置的广度,深化经济体制、管理方式、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形成国际资本、国际创新要素、国际信息、国际人才聚集场和双向循环体系,提升中国海上风电的国际竞争力。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晶澳科技与华能新能源签订战略 
  10月31日,晶澳科技与华能新能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华能新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力军,晶澳科技董事长靳保芳 
热点文章
·霍尼韦尔发布氢能白皮书:氢能产业大有可为
·中国节能与山东省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孙金华:锂电池产业在全球占据主导位置
·国家能源局:坚持把保障能源安全放在首位
·国家能源局:对农光互补、户用光伏全面摸底
·九部门: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
·晶澳科技与华能新能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深圳市政府与中国节能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山东利津打造光伏产业绿色链条
·辽宁发布“十四五”氢能发展规划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80801894 合作电话:010-80801894 媒体联系:QQ 769209918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769209918@qq.com
域名:www.gjjnhb.com www.gjjnhb.cn 中文域名:www.国际节能环保网.com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京ICP备0900751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