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灯业与高校联合研制的废旧荧光灯处理设备经权威部门检测表明,其汞处理效果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此成为我国:
含汞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的希望之星
由大明灯业与荆州理工职业学院联合研制的废旧荧光灯处理设备处理的废弃物,今年4月中旬已通过深圳市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含汞量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经该设备处理并分离出的玻璃渣、金属部件和荧光粉三个部分物质(单位送检共6个批次),其含汞量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近两个数量级(详见下表)。其中送检的玻璃渣和荧光粉未检出含汞量,其数值为该项目的“检出限”(所谓“检出”是指定性检出,在检出限附近不能进行准确的定量)。此表明,该设备性能已达到甚至超过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表:大明灯业废旧荧光灯处理设备汞含量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HLSZF00020421、HLSZF00020550 检测内容:固体废弃物
样品名称 |
检测项目 |
结果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表1 |
单位 |
玻璃渣A样 |
汞 |
0.0002L |
0.05 |
mg/L |
玻璃渣B样 |
汞 |
0.0002L |
0.05 |
mg/L |
灯头灯丝A样 |
汞 |
0.0060 |
0.05 |
mg/L |
灯头灯丝B样 |
汞 |
0.0016 |
0.05 |
mg/L |
荧光粉A样 |
汞 |
0.0002L |
0.05 |
mg/L |
荧光粉B样 |
汞 |
0.0002L |
0.05 |
mg/L |
注:该结果有“L”表明未检出,其数值为该项目检出限。
我国是荧光灯生产大国,其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80%左右。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其带来的汞污染一直困扰着环境管理部门。因此要求对其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呼声颇高。关于废弃荧光灯的处理设备,国外只有瑞典、德国等少数发达国家生产和使用。但因其价格昂贵,使得国内购买、使用的单位不多。我国关于此设备的研究和应用近年来也有不少成果报道,但其在经济性和实用性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少见。

上图为废旧荧光灯处理设备实景照片
此次由大明灯业与高校联合开发的这款“废旧荧光灯处理设备”,已获国家专利(专利号:ZL 2011 1 0081779.0),且具有废弃物含汞处理彻底、经济实用、无二次污染、废弃物可以循环使用等特点。目前该设备正申请国家权威部门鉴定的准备过程中。 据了解,该设备采用了目前国外普遍实用的气化法回收废旧荧光灯管管内残留汞技术。实践表明高温气化法较能彻底有效地回收废旧荧光灯管中的汞,较之国内外报道的水洗法费用减少25%。且由于此方法不用建含汞废水处理装置,其回收系统投资成本也可节约50%。因此,此干法处理工艺将成为发展趋势。同时该设备和工艺除对处理废旧荧光灯管有效外,还对广大老百姓随意丢弃的温度计、血压计、水银开关、电池等含汞的物品也能进行无汞化处理。因此有专家指出,若该设备如能通过鉴定并获得生产许可,其经济、实用、高效且具有资源循环利用的特点,必将对我国汞污染废弃物的处理带来希望。更有专家预言此设备将是我国含汞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的希望之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