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动态】中韩企业停止工厂扩张 多晶硅价格明年或创新低 |
(时间:2012-10-16 9:30:05) |
在主要的中国和韩国企业停止工厂扩张后,太阳能产业每年消耗360亿美元的原材料--多晶硅价格预计将于明年接近创纪录新低。 根据彭博社调查的五位分析师的预估中值,到2013年年中,多晶硅现货价格将下降6%,至每公斤18.20美元,然后可能会趋于稳定。多晶硅价格从2008年的每公斤475美元高点应声下跌,今年更是进一步下滑27%于10月1日来到19.36美元。 在2009到2011年产能翻番后,中国保利协鑫和韩国OCI领衔的多晶硅制造商已经暂停了扩厂行动。美国银行分析师Joe Osha表示,尽管产能过剩导致利润率被侵蚀,绝大多数生产商将不会关闭工厂。 Osha接受采访时表示:“相反,需求将增长,并最终达到供需平衡点,可能会在2014或2015年。这将是一个长期的痛苦过程。” 保利协鑫报出自2009年8月24日以来的首次半年业绩亏损,暂停产能扩张计划,把精力放在削减成本上。保利协鑫的股价在2012年下滑了46%,其表示上半年多晶硅生产成本为每公斤18.90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4.5%。 改造升级 第六大制造商赛维LDK表示,由于实施旨在将生产成本降低一半至20美元改造升级计划,第二季度公司几乎没有生产多晶硅。全球第三大制造商韩国OCI也于今年暂停了扩张计划。 过去几个月,绝大多数制造商或者减产,或者停止规模扩张;中国许多小的制造商于今年早些时候完全停止了生产线。汇丰银行行业分析师Sean McLoughlin表示,由于供过于求太过严重,价格反弹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McLoughlin接受采访时表示,排除廉价出售的偶尔影响,“务实的”底部现货价格是18美元。“18美元已经触及一些顶级制造商的现金成本水平,成为一个强大的阻力点。” 经过提炼用于制成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发电的多晶硅占据了光伏面板成本的1/4。这些电池板产生了全球绝大部分太阳能电力。多晶硅也是制造半导体的一种关键原料。 Hemlock和瓦克化学 根据分析师预测,包括德国瓦克化学、美国Hemlock Semiconductor和挪威REC在内的全球前五大制造商生产的晶硅足够目前所有的电池板需求。 价格调查由美国银行、汇丰银行、Macquarie Bank、Maxim Group和彭博新能源财经的预测汇集而成。 彭博新能源财经太阳能分析师Martin Simonek表示:“多晶硅价格将继续下滑一段时间,并在未来几年保持低位运行。预计今年下半年太阳能电池板需求将削弱,所以供过于求的状况不会改善,即使供应链出现部分减产。” Osha说,因为硅是一个“高固定成本,低可变成本”的商业,趋势是保持运营利润,除非价格低于现金成本,所以价格见底还需要数年时间。这些成本一般包括生产费用,但不包括折旧。 市场份额 全球前五大企业有可能提高市场份额,而那些年产能超过10000吨的企业或许会继续维持生产,剩余企业由于没有竞争力将不得不关停。 巴克莱银行在9月5日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目前,多晶硅产能足够生产40GW到45GW太阳能电池板,而今年的市场需求量预计为31GW。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统计数据,自去年年底以来,多晶硅产能增幅不超过10%。 保利协鑫、瓦克化学和绝大多数分析师预计今年市场需求量介于30GW到35GW,较去年增长10%-20%。 巴克莱银行预计,由于多晶硅价格继续下滑和欧洲以外市场需求增加,2013年太阳能电池板需求为33GW。由于供过于求持续存在,巴克莱银行预计大型企业将通过利用成本和规模优势进一步提升已经高达约85%的市场份额。 7月25日,瓦克化学首席执行官Rudolf Staudigl表示:“光伏产业吸引了太多的玩家。即使市场保持增长,但是要关停或吸收过剩产能也需要时间。” 微薄的利润 德国瓦克化学第二季度运营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17%跌至9%。第二大制造商韩国OCI的利润率也从上年同期的33%萎缩至6%。像大全新能源这类的小型企业一直在亏损,负利润率已经维持好几个季度。 自2月份以来,多晶硅现货价格一直在下滑,也拉低了长期合约价。大多数分析师透露,目前仍然占据大部分营收的合约多晶硅价格介于23-25美元每公斤。彭博新能源财经的数据显示,只有去年的合约价平均为51美元每公斤,还要看质量。 分析师表示,多晶硅价格可能会受到中国对美韩多晶硅供应商发起的反倾销调查的影响。 倾销调查 7月20日,中国商务部开始对美韩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展开为期一年的反倾销调查。上月,大全新能源和江苏中能硅业高层表示,商务部最早将于11月份做出初步结论。 Macquarie Bank分析师Robert Schramm-Fuchs表示:“如果中国对美韩或欧盟多晶硅制造商征收高额关税,那么整个状况都将改变。这将延缓行业整合。” 据巴克莱银行透露,目前,中国拥有全球约25%的多晶硅产能,其中只有不到15%来自中小型企业。由于中国不情愿让市场力量淘汰掉不盈利和无竞争力的企业,急需的底部洗牌进行的“慢得令人沮丧”。 关税将帮助中国多晶硅制造商,但是会推迟产业需要的供求平衡。使用这种原材料的绝大多数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都在中国。 彭博新能源财经的Simonek表示:“中国引入关税不会帮助任何人,除了一些默默无闻的中国多晶硅制造商。国际制造商为了出售产品将继续降低价格,关税将提高该原材料价格,使中国的组件失去竞争力。”
|
|
|
|
推荐图片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