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节能】甘肃打响公共机构节能“攻坚战” |
(时间:2012-6-6 9:22:35) |
在节能减排从工业唱独角戏调整向工业、建筑、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并重的大环境下,公共机构节能走上了前台。从专项资金投入到出台专门规划,从宣传培训到典型示范,从召开专题会议到纳入考核,从政府重视到教科文卫各相关行业实践,围绕建设节约型政府,以公共机构发展循环经济为载体,甘肃正全力以赴地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 省级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创建火热展开 从2月开始,创建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这一活动在陇原大地正式拉开序幕。 “今年将创建30家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十二五’期间要在全省创建百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处有关负责人说,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是大力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引领和带动全社会节能减排深入开展的重要举措。 今年2月印发的《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评价标准》以行为节能、管理节能和技术节能为重点,从节能措施落实、节能管理、节能宣传、节能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了5大类35个具体评价项目,涵盖了建筑节能、节水、节电、公车节能、节约办公耗材、加强供热管理等诸多方面,规范了省、市、县三级的创建工作。 甘肃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与省发改委联合印发了《甘肃省公共机构“十二五”节能规划》,将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列为“六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十二五”期间在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科技场馆、文化场馆、体育场馆等公共机构中选择节能工作基础较好、能耗总量较大、具备一定代表性的百家单位,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 我省已将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纳入市州和省直有关部门年度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考评内容,要求各市州、有关部门落实并制定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积极组织推荐示范单位。 甘肃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起步晚、底子薄、资金匮乏,这使得部分公共机构节能意识不强,工作缺乏主动性和能动性;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力量不足,缺少工作力度和连续性;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在市县一级还未形成有效的资金保障机制;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制度标准有待健全。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有利于解决目前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存在的这些问题,成为有力推进这一工作的一个抓手。 记者了解到,目前创建示范单位推荐名单申报工作正在进行中,6月底前报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备案,对具备创建条件的申报单位的节能改造项目给予重点资金扶持。 12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节能改造 自2010年以来,我省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2010年,甘肃省财政设立省级公共机构节能专项资金,对省直部门节能技术改造予以扶持。省发改委从2011年起将公共机构节能项目纳入全省节能和循环经济省级专项资金扶持范围。省内各市州正逐步将公共机构节能改造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庆阳市已设立了市级公共机构节能专项资金。 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甘肃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连续两年投入省级公共机构节能专项资金1200余万元,重点扶持37个省直机关、教科文卫体等公共机构的节能改造项目。 这些节能项目有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办公厅的庭院灯、草坪灯太阳能改造项目,省政府统办二号楼太阳能光伏发电照明改造项目,兰州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省农科院65万平方米温控计量改造项目,省计算中心超级计算机房空调系统综合节能改造项目,省广电总台配电系统节能改造、计量系统在线监测项目等,为省直机关购置安装高效照明产品10万余只,实现年节能量3414吨标准煤。 我省各级公共机构还有效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以太阳能光伏发电、地源热泵、中水回用等为重点,建成了一批新能源、新技术利用项目。陇西县实施金太阳光伏发电示范工程,总投资4500万元,一期工程总装机容量721.8KWP,其中县政府、县财政局、县一中、县三中、文峰中学等5家公共机构总装机容量550 KWP。金塔县兆瓦级公共机构光伏发电项目今年3月开工建设。临泽县中医医院电子病历系统采用云计算技术,通过4台主机带动全院50个终端用户,将单台电脑主机功耗降至5瓦,年节电30000多度。武威肿瘤医院投资470余万元建成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系统,年处理污水12万立方米,中水回用7.3万立方米,年节约资金48万元。天水市人民医院住院部、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办公楼、小陇山林业管理局办公楼等项目均采用了水源、土壤源热泵采暖制冷系统。 教科文卫体行业是公共机构节能的重点。我省将其全部纳入省直24家年耗能在5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部门范围,在项目安排、政策制订方面给予重点关注和倾斜。2010年以来,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利用省级公共机构节能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了18个省直教科文卫体行业节能改造项目,安排补助资金558万元,形成节能量2484吨标准煤,节水1500吨。 为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我省先后出台了《甘肃省公共机构节能办法》、《甘肃省公共机构“十二五”节能规划》、《甘肃省公共机构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实施办法》、《甘肃省公共机构节能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评价标准》等一批制度规范,分解下达了《甘肃省公共机构节能办法》主要任务和“十二五”公共机构节能指标计划。 数据显示,2010年全省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450千克标准煤,较2005年下降21.1%;人均用水21.1吨,较2005年下降11.1%;单位建筑面积能耗27千克标准煤,较2005年下降28.2%,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公共机构节能目标任务,综合排名位于全国前列,在西北考核组列第一位。 公共机构节能正在进行的持久战 《甘肃省公共机构“十二五”节能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以2010年能源消耗为基数,人均综合能耗下降15%,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12%,人均用水控制在《甘肃省行业用水定额(修订本)》标准以内。 国家和我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均将公共机构节能纳入重点节能领域,提出了新的节能要求,只有实施更加全面深入的节能技术改造,加快可再生能源推广,才能确保完成“十二五”公共机构节能目标。这意味着我省财政需要逐年加大公共机构节能专项资金预算基数,以专项资金为引导,带动各级公共机构充分挖掘节能空间。 教科文卫体行业是公共机构领域的用能大户,部分单位年耗能逾万吨标准煤。今后,我省将督促教科文卫体行业建立节能管理和监督机制,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节能降耗工作计划,完善节能管理规章制度,加快重点领域的节能改造,推广应用先进成熟的节能节水技术。 甘肃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的省份,“十二五”末将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公共机构是建设循环型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构建节约型政府又是建设循环型社会体系的目标和内容之一。 围绕构建节约型政府,今后我省将以创建百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和绿色办公场所为抓手、普及高效照明和节能节水产品为重点,抓好公务用车节能采购和管理,加快公共机构建筑及用能系统节能改造,广泛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和绿色办公场所建设,争取加大全省节能和循环经济省级专项资金对公共机构节能和循环经济项目的扶持力度。 此外,我省将针对性地出台公共合同能源管理的财政奖励政策,推进党政机关房地资源整合管理,落实政府绿色采购,以此推动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向纵深发展。
|
|
|
|
推荐图片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