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重防治灰霾,市委书记张晓霈日前带领机关干部在龙潭区漓江路种下了数千株大青杨。
市长赵静波在万科城与项目开发方现场交流。
全国首批8个“示范”试点城市中只有两个地级市,东北更只有一家——吉林市荣列其中;8城市年初上报的实施方案,日前首批获得批复的有两家——吉林市又荣列其中。 吉林市获批的示范城市全称为“全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它是由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遴选确定的。首批8城市中多为北京、重庆、深圳等重量级“选手”。吉林市能跻身其中,据悉是缘于省、市对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变发展方式的不懈努力。吉林市有着极为清秀的一面:一城山色半城江,山水绝佳,也有着极为粗重的一面:以重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城市,有一批年过半百的高耗能、大排放企业。规划“十二五”,江城明确提出:要打造东北亚最宜人居城市,并为此开展了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新兴产业等系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仅去年,该市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就同比下降6.5%。 此次,吉林市报财政部、发改委争取支持的项目总计300个,其中包括“哈达湾区域整体改造”、智能交通系统、“暖房子工程”、云计算基地、化工园区循环化改造、秸秆成型燃料等。 产业要低碳化、交通要清洁化、建筑要绿色化、服务业要集约化、主要污染物要减量化、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要实现规模化——吉林市围绕这“六化”设计的300个大项目,总投资824亿元,近三年内累计投资645亿元。 当地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项目如顺利落实,可争取中央财政资金60亿元以上——去年,吉林市地方级财政收入是101.9亿元。相比之下,60亿元中央投入可产生的拉力不言而喻。 抢抓这一前所未有的机遇,吉林市日前围绕“六化”、300个大项目发起了节能减排总攻坚。市发改委、建委、交通局和化工园区等方面分别拿出了今年和今后三年内本系统减排的具体项目。其中,建新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进一步改善松花湖、松花江水质;搞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开发“城市矿产”;建设我国北方第一个全城实现“暖房子”的城市,成为北方严寒区绿色节能建筑典范等措施,设计详实,颇具示范意义。 吉林市市长赵静波表示,预计到2014年,300个示范项目可实现年节能235万吨标煤,比“十一五”时期年均节能量翻一番,拉动能源消费强度下降9.4%;预计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中的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总量分别达到3.4万吨、0.2万吨、3.5万吨和6.5万吨。吉林市将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此外,它还将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60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3万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