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十二五节能环保|电力节能|节能服务|节能电机|十三五|十四五|政务动态|冶金|电力节能产品及技术|煤炭
节能锅炉|新能源|节能通用机械|暖通制冷|通用节能装置|光伏|绿色照明|国际视野|十大节能工程|企业动态
专业论文|人物访谈|推荐案例|变频器|
>>首页 >> 商业资讯 >> 政务动态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动态】中国推广利用新能源 可再生能源利用进入快车道发展
(时间:2009/4/15 9:20:53)
     政策扶持新能源利用

    2月17日,财政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联合为北京、上海、重庆等13个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授牌,鼓励率先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中央财政将视情况给予消费者最高60万元补贴。

    新能源频接政策扶持橄榄枝。在此前通过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中,决定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推动电动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产业化。决定还强调,要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加强自主创新,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这些都表现出中国推广利用新能源的决心。

    可再生能源利用步入快车道

    据了解,在《可再生能源法》及《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推动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已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08年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量约为2.5亿吨标准煤,约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9%。

    2008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超过600万千瓦,全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了1200多万千瓦。2008年光伏电池产量达200多万千瓦,成为世界第一大光伏电池生产国。太阳能热水器年生产能力达到了4000万平方米,全国累计太阳能热水器使用量超过1.25亿平方米,占世界太阳能热水器总使用量的60%以上;生物质能开发利用也有较大发展,户用沼气池达到了2800多万口,大中型沼气设施达到了8000多处,沼气年利用量达到了约120亿立方米。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环表示,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不仅是世界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

    新能源成投资重点

    2月3日,全国能源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大会是自1992年国家能源部撤消后,我国17年来首次举行的全国性能源工作会议,确定了以结构转换为主题的工作方向,预示着新能源产业新时代的到来。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表示,从长期看,改善中国能源结构,必须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新能源,不断提高清洁能源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位于甘肃省酒泉市境内的一处风力发电场。

    2008年,核电仅占我国电力装机总容量的1.3%,核电年发电量683.94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左右。

    “我国发展核电潜力很大。当前,无论是人才队伍,还是技术水平和装备制造能力,都具备了加快发展核电的条件。”张国宝说。据了解,今年我国将开工建设多个核电项目,新核准开工规模840万千瓦。

    积极发展水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不断提高清洁能源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成为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另一个突破口。

    今年,国家电力投资将达5800亿元,以核电、风电等为投资重点。从今年起力争用10多年时间在甘肃、内蒙古、河北和江苏等地建成几个千瓦级的风电基地。

    据了解,为了适应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快速发展的需要,国家今年将加快研究调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风电发展目标和建设规划,此前公布的预期目标都将作调整。(王明峰)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中国节能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2021年12月30日,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 
热点文章
·宿迁市晶硅光伏产业链集聚发展成效显著
·宁海谋划千亿光伏储能产业新高地
·宁夏修改光伏用地政策,严格规范光伏用地
·国家能源集团煤矿智能化建设迈入加速期
·巴西政府颁布法令支持海上风电项目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为绿电供应提供技术支撑
·美国能源部发布海上风能战略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
·宁波出台促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国务院部署“十四五” 节能减排十大重点工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350733 合作电话:010-56350733 媒体联系:QQ 769209918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769209918@qq.com
域名:www.gjjnhb.com www.gjjnhb.cn 中文域名:www.国际节能环保网.com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京ICP备09007515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