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动态】华电集团展示电力绿色新形象 |
(时间:2008/12/4 9:21:10) |
一个是令人注目的“升速”:截至2007年底,作为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华电集团装机容量从成立初期的2554万千瓦猛增至6302万千瓦,资产总额增长189%,发电量增长122%。
一个是影响深刻的“降速”:截至2007年底,华电集团供电煤耗大幅下降22.4克/千瓦时,节约标准煤385万吨,节约用电逾24亿千瓦时,节约燃油38.5万吨,直接实现节能价值33.5亿元。累计投产脱硫机组3491.5万千瓦,形成162万吨的年削减能力。
一“升”一“降”之间,华电集团的现代发展之路清晰显现,不仅成为中央企业践行节能减排和社会责任的排头兵,更在“清洁”与“绿色”中,展示了中国电力企业的崭新形象。
“两个优化”:与最好同行
华电集团在规模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不断优化电源结构和技术结构,使电源建设与国家能源战略相配套,与生态资源环境相协调。
这不愧是一座花园式的现代化电厂!走在华电湖南长沙发电有限公司厂房内,抬头看到的是玻璃钢架结构的节能顶棚,窗外配套同步建成的高效静电除尘、灰渣综合利用、用水排水闭路循环系统,使这里完全达到无烟无味无污染。2007年末,作为华电集团脱硝示范性工程,两台“绿色火电”相继在此完美亮相,它的非凡意义在于率先建成我国60万千瓦同步脱硫脱硝超临界机组,每年不仅可减排二氧化硫3.9万吨,还可减排氮氧化物5412.5吨,减排烟尘19.25万吨。
“最好”还远不止这些:在山东邹县电厂,国内单机容量最大、国产化程度最高的两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全部建成投产,其设计供电煤耗仅为270克/千瓦时,两台机组一年可节约标准煤99万吨。
在宁夏灵武,两台60万千瓦超临界空冷机组“横空出世”,较传统湿冷发电机组节水70%,年节水量超过1000万吨,相当于32万人一年的用水量……2007年,各地投产的15台单机容量60万千瓦及以上大容量、节能环保型火电机组都有一面共同的旗帜——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不仅要优化发展大容量、高参数、环保型高效煤电,更要大力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新能源和核电,形成水火互济、风核并举的电源格局。”华电集团总经理云公民如是说。
如今的华电集团,正绘就一幅清洁发展的蓝图:在拥有我国第一家流域水电公司,实现对乌江流域进行梯级开发的基础上,金沙江中游、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加快推进;“西气东输”配套工程273万千瓦的燃气发电机组全部建成投产。
以风电为主的新能源项目也在“乘风破浪”。目前华电集团所属内蒙古辉腾锡勒、新疆小草湖一期、宁夏宁东一期风电项目已建成投产,累计占有风电资源1200万千瓦以上。在其它新能源领域,国内最大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将在明年建成投产,积极开展上海太阳能发电项目前期工作,在秸秆发电等生物质能发电领域,华电集团已在国内形成强大声势。
清洁能源规模开发已见成果。目前,华电集团已有42个项目正在进行CDM开发。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13项装机容量共计405.15万千瓦,预计二氧化碳年减排683万吨。其中,2007年12月11日,英国益可环境金融集团公司和德意志银行与华电集团签订了“CDM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暨超超临界项目碳减排条款书”,预期每年减排300万吨、收益3300万欧元,创下了我国电力行业二氧化碳减排出售单笔之最。
“两个加强”:抢占节能减排“制高点”
推进节能减排向更高目标进发,离不开科技进步这台“加速器”。
近年来,华电集团围绕环保、节能、高效,掌握和应用了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空冷、烟气脱硝、秸秆发电、海水淡化、锅炉微油点火、大容量循环流化床等先进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生产运营、基本建设及电站装备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升级。成功申报国家“863”计划和国家科技支撑项目4项,安排科技项目和科技创新基金项目43项。其中,华电集团在IGCC发电技术的应用上走在全国前列,该课题进行工业示范后,将使我国成为拥有IGCC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的国家。
推进节能减排向更高目标进发,也离不开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通过精选、优建、严管,华电集团正推动节能减排向源头疏导转变、向可控在控转变、向标本兼治转变。
围绕脱硫改造积极开展污染治理工作。仅2007年,华电集团完成环保技改及前期项目34项,完成投资6.3亿元。华电集团青岛公司是我国北方第一家采用海水脱硫技术的企业,脱硫效率达到91%以上,每年还可节约淡水300多万吨。半山公司IGCC改造项目煤耗约240克/千瓦时,其排放烟气中几乎不含烟尘和二氧化硫。同时,在项目建设中推进资源、废物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水资源的循环利用。2007年,公司系统有29家电厂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华电集团系统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到68%;实施了11项现役电厂废水治理改造工程,减少废水排放2550万吨。
“两条腿走路”: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
对企业而言,特别是对肩负经济、政治、社会责任的国有企业而言,通过‘上大压小’,淘汰落后产能,不仅能有效改善电源结构,也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
华电集团视“上大压小”为机遇,自我加压,决定在“十一五”关停692.3万千瓦小火电机组,比国家下达指标主动增加224万千瓦。2007年,践行“不但是要关停,而且是主动提前关停”的承诺,一年关停小火电机组31台175.9万千瓦,超额完成年度目标40%。截至2008年10月,今年累计关停机组144.8万千瓦。
“上大压小”与节能管理是迈向资源节约型企业的“两条腿”,缺一不可。一定意义上讲,要形成资源节约的长效机制,离不开节能降耗的常态管理。
2007年,华电集团组织专家完成了33家企业节能评价工作。在此基础上,2008年华电集团重点聚焦“对标管理”,在提升节能减排能力上,狠抓能耗指标的细节和全过程管理,坚持逐月对比、分析,对能耗高的重点企业进行监控指导,解决突出问题。为了让约束性指标‘硬’起来,华电集团建立了长效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考核体系,层层分解节能减排目标,确保节能减排工作落到实处。
根据华电集团制定的“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到2010年底,华电集团供电煤耗完成336克/千瓦时,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44.9%,控制在92.6万吨以内,实现关停小火电机组692.3万千瓦。
|
|
|
|
推荐图片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