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十二五节能环保|电力节能|节能服务|节能电机|十三五|政务动态|冶金|电力节能产品及技术|煤炭|节能锅炉
新能源|节能通用机械|暖通制冷|通用节能装置|光伏|绿色照明|国际视野|十大节能工程|企业动态|专业论文
人物访谈|推荐案例|变频器|
>>首页 >> 商业资讯 >> 绿色照明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LED照明大咖如何看待智能照明前景?
(时间:2016-12-7 9:53:59)
  他们说,“智能制造还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他们说,“将持续加大智能制造投入力度”。这矛盾吗?其实,并不矛盾,这是未来趋势与冷酷现实!
  技术升级一定会带来发展红利
  雷士照明制造、管理支持系统副总裁罗华刚
  IM是时代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对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未来制造型企业建立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持点,所以,IM是传统制造业转型的方向和目标,每个企业都无法回避。
  照明行业还处于智能制造的初级阶段,目前各个企业都只是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生产系统进行改良,比如机械手的广泛应用,对伺服系统的重视,对生产环节信息集成的探索,但真正实现IMS,智能机器和人类智慧高度系统化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IMS一旦真正实现,整个照明行业将由粗放式、作坊式、劳动密集式的阶段发展到高度敏捷式、柔性式、订制式的发展,将极大地降低整个照明行业的价值链风险,技术升级一定会带来红利。
  具体来说,比如,制造商将是一个价值链管理中枢,它能实现柔性生产、快速交货、订单式运作,在工厂,你可以看到人被机器和智能化系统广泛替代,机器可以24小时不间断生产运行;对于供应商来说,不用再担心物料呆滞,不用去做大量的物料库存;对于经销商和工程商来说,不用担心交货的问题、库存问题、品质的问题。
  照明行业算是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新兴光电行业的结合体,所以首先要转变管理方法和理念。IMS是一种模式,也是一种工具,实现先进模式除了硬件支持外,软环境更为关键。也就是说,你的管理理念是否跟得上IMS化,如果跟不上,那么首先就要进行思想转型和革命,管理上去了,落地是技术手段,这是小问题。这就是在IMS时代,管理第一,技术第二的真谛。
  行业智能制造还处于“自动化”阶段
  雷士照明研发副总裁洪晓松
  “智能制造”将会是所有照明企业生产制造的发展方向。在信息化、数据化时代,所有照明企业在生产方面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问题,传统制造模式被智能制造所替代是未来发展趋势。
  在我看来,目前照明行业的“智能制造”只能说还处在“自动化”阶段,如照明企业只是停留在生产线的自动化,还没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制造”。但不可否认,“智能制造”正在促进照明行业向互联网化、数据化的方向发展,期望未来“智能制造”成为照明行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雷士照明也在积极布局智能制造建设,并且取得了突出成绩,主要体现在:1、生产系统向个性化、自动化发展,使得生产效率更高、管理更为人性化;2、产品系统向平台化发展,以客户为中心,提升产品展示能力和用户体验效果;3、数据系统向IT化发展,充分发挥IT技术优势,为企业运营所用;4、建立云端平台,发展大数据。
  在我看来,对照明企业而言,要做好“智能制造”,建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企业生产设备自动化、个性化和数码化,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2、企业产品要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凸显智能制造优势;3、客户数据要云端化。
  智造既要“量体裁衣”亦要“量力而行”
  佛山照明副总经理张勇
  对于照明企业来说,智能制造是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化三化深度融合的创造过程。企业要实现智能制造,就要打破以往的传统观念,用创新思维进行管理,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和生产模式。
  智能制造是自动化的延伸和发展,过去的自动化主要针对批量生产,但是在智能制造时代,企业面对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批量小,生产组织高度复杂、质量控制难度大增,成本和能耗升高,采购及供货压力大等问题,这就要求企业有迅速感知和处理的能力。
  从技术上看,在过去的自动化产线上,习惯性通过抑制干扰来保证质量、成本和效率,而在智能化产线上,更强调出现问题及时应对这些干扰。这时,智能制造的相关技术,如大数据监控、信息集成就成了“雪中送炭”。 
  无论如何,我们都希望不必要的干扰尽量少,时间和资源的浪费尽量少,这样生产管理才能尽可能简单、高效。简而言之,如果精益生产做得好,推进智能制造就比较容易。
  在经济不断发展中,智能制造毫无疑问是发展趋势,照明行业也不例外,智能化生产必将应用到灯具产业发展中去。在我看来,照明行业的“智能制造”仍处于初级阶段。
  目前,我国LED照明行业发展迅速,但是许多企业面临着低价竞争、并购潮、倒闭潮等系列问题,产品趋同化导致品牌市场占有率不高,LED照明行业面临着洗牌的挑战。智能制造能有效地提高灯具生产的效率,实现产品生产的多元化。
  智能化改造不是仅仅引进单个机器人或者智能设备,而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将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管理运营等有效衔接起来,逐步提高整体智能化水平,最终建立完整的智能制造系统。当然,企业不能盲目地进行智能化改造,既要量体裁衣,又要量力而行。 
  企业智造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三雄极光品牌管理中心经理李全
  在互联时代,工业4.0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旨在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将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将被重组。
  中国智能制造目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同样大部分企业处于研发阶段,仅16%的企业进入智能制造应用阶段。全球的制造业企业都在努力转变为数字化企业,大幅提升行业自动化水平,满足用户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需求,推动从产品向服务运营全生命周期转型,触发产品服务及商业模式创新,并对价值链、供应链及生态系统带来长远深刻的影响。
  目前,中国工业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但大部分制造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技术力量有限,资金普遍紧张,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困难重重。照明企业要做好智能制造,我建议:
  1、加强技术研发资金投入,将深度学习、认知计算、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等技术作为重要突破口,注重信息技术与传统应用领域的结合,前瞻布局新兴市场;
  2、通过加大对初创企业的投资收购,或积极在技术、市场等层面加强深入合作,加强信息资源共享与协同研发,弥补自身业务短板,实现人工智能等领域优势资源的深度整合;
  3、加快生态系统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相关企业供应链整合将又是一次革命
  康铭盛工程技术中心总监胡志忠
  我认为,“智能制造”的含义可以拆分开来理解:自动制造+智能管理。目前的生产制造,自动化设备代替工人生产已经被大部分企业所普及;所谓“智能管理”,它离不开数据和数据采集,采集后的数据必须能无缝传送到后端累积成庞大数据库,智能管理系统再依据数据库的讯息,分析、制定出正确决策。
  另外,智能制造不单单是照明企业的制造发展方向,它是很多企业最终的发展趋势。如果把各大、中、小企业比喻成产品的话,建立以企业为单位的数据库平台,把相关企业有关联的供应链整合起来,进行无缝对接,由智能管理系统负责统一管理,省掉中间环节,我坚信这将又是一次产业链的革命。
  如果按国家“工业4.0”这个阶段来算,照明行业的智能制造应该处于“工业3.0”中后期阶段,通过自动化生产设备的普及与这几年大力发展,已经让很多企业受益通过以“机器替人”达到了“提高产能、降低劳动成本、降低劳动强度、降低劳动技和企业管理成本”等目标。为什么我认为照明行业是工业3.0的中后期?那是通过现场生产加工模式和整个生产的管理模式来综合考虑的。
  现场生产现在普遍采用自动化和半自动化设备的生产加工模式,生产管理普遍采用ERP/MES生产管理软件,由PMC编写计划下发到各生产环节,生产任务完成后再由各生产环节负责人通过生产管理软件录入信息,反馈给PMC统一调配。也有极少企业做到了生产加工环节完成后,通过数据采集自动生成报表上传PMC。
  智能制造的推进给照明企业带来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企业的岗位设置正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一些传统的工作岗位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批具有中/高学历的技术工种来维持高精尖设备的编程与维护。
  未来,照明企业要做好智能制造,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研发新产品时,同时考虑适合自动化生产方法;2、优化工艺和流程;3、大力发展基层技术团队,提高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智造帮助企业实现“术业专攻”
  视贝科技董事长魏祖理
  随着自动化生产设备越来越完善,智能制造、机械手或机器人必然逐渐取代人工操作,企业也将朝着规模化、自动化、设计工艺标准化的方向发展。所以,我认为,智能制造是照明企业生产制造的发展方向。
  照明行业目前能够实现智能制造的产品以A60球泡灯为主,算是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同时,智能制造或会使照明企业产品生产变得更加专一,如球泡灯会集中在部分厂家生产,而灯具类个性化的产品生产会集中由另一部分厂家生产,实现“术业专攻”。
  目前,视贝科技的智能制造最初是在球泡灯生产中实现的,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得到了大幅提升。未来,视贝科技希望筒灯、集成光源等灯具类产品也能够实现“智能制造”。
  另外,我认为,企业要做好智能制造,应结合企业自身的产品线而定,明确企业自身的产品定位、产品类别,从而引进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智能机械化设备,实现自己企业的智能制造。 
  延伸阅读
  它们有关“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与《中国制造2025》
  此前,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要求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要求:1、研究制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2、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3、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4、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5、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其中,“智能制造工程”明确,到2020年,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3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0%,不良品率降低30%。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5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
  “智能制造”与“工业4.0”
  “工业4.0”强调“智能制造”,在生产要素高度灵活配置条件下大规模生产高度个性化产品,数字技术在其中至关重要,物联网、数据网将成为未来工业的基础。与前三次工业革命相比,“工业4.0”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来激活传统工业,使得工厂设备实现三大功能:降低制造业对劳动力的依赖;较大程度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将流通成本降到了最低。
  “智能制造”与“供给侧改革”
  当前,我国诸多行业面临结构性产能过剩等问题,迫切需要通过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加快新动能成长和传统动能提升。
  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培育推广新型智能制造模式等都是未来中国制造发展的方向,智能制造体现了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亦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向。
  “智能制造”与“工匠精神”
  进入智能制造时代,企业在产品上的竞争,已经从过去的价格、数量、质量竞争发展到个性化定制和智能控制的竞争,中国制造要继续保持国际竞争力,急需注入“工匠精神”。
  “智能制造”与“工业机器人”
  “工匠精神”要求企业家和生产人员保持注重创新精神的同时,更帮助中国智能制造培育一批具有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高素质工人,在智能制造时代创造出更高品质、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劳动成本的不断上升,传统制造企业向智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而智能制造的良好前景推动制造业需求工业机器人的快速增长。毕竟作为未来智能制造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装备工具,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和普及,将成为企业转型智能制造较为理想的选择。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火电厂节能减排创新技术交流会 
  4月23日,中国能源研究会与大唐集团公司在集团公司总部联合召开火电厂节能减排创新技术交流会。集团公 
热点文章
·福建电力将新扩建500千伏21座 220
·老板电器携手妇基会,守护家的味道
·庆祝江苏航天水力新沟河江边枢纽工程产品出
·“创新,开拓,务实,进取!”——CDMC
·可实现快速响应及同步数据采集的风电场监控
·能率荣获万科集团2014年度A级供应商
·《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解读
·七部委发布燃煤锅炉改造方案 数千亿市场将
·火电厂节能减排创新技术交流会在大唐集团召
·冀东等水泥企业获今年首批节能改造财政奖励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350733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域名:www.gjjnhb.com www.gjjnhb.cn 中文域名:www.国际节能环保网.com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