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十二五节能环保|电力节能|节能服务|节能电机|十三五|十四五|政务动态|冶金|电力节能产品及技术|煤炭
节能锅炉|新能源|节能通用机械|暖通制冷|通用节能装置|光伏|绿色照明|国际视野|十大节能工程|企业动态
专业论文|人物访谈|推荐案例|变频器|
>>首页 >> 商业资讯 >> 冶金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冶金】温家宝总理:钢铁行业要痛下决心推进结构调整
(时间:2009/8/14 9:36:38)
    结构调整必须把技术改造、压缩落后产能和兼并重组这三者结合起来,把钢铁企业的发展与改革结合起来,否则我们没有出路,必须痛下决心———这是温家宝总理在考察钢铁企业时强调的。 
    近5个月来,深陷低谷的钢铁行业所呈现出的一系列积极变化,远远超出了业内人士的预期。然而,在积极表象的背后,我国钢铁行业长期发展所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并未得到解决。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增长以及天量信贷的新增投放,导致建筑用长材以及热轧窄带钢等品种钢材的生产和消费迅猛增长,这给了一些本应淘汰的落后产能以喘息之机;长期制约钢铁行业健康发展的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当前,中国钢铁工业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今年3月底,旨在应对金融危机,推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进一步提高企业素质和增强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推动钢铁产业由大到强转变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正式出台。钢铁行业应该如何调整自身结构,增强行业竞争力,从而为迎接下一轮挑战而做好准备?对此,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到钢铁企业考察,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了努力的方向。 
    结构调整,要与技术改造相结合。创新能力不足、缺乏高端产品是我国钢铁行业大而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寿荣曾表示,21世纪钢铁工业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克服钢铁工业的弱点,使钢铁工业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实现这个目标须要依靠工艺流程的创新和技术进步。在使现有工艺流程合理化、提高产品质量、节能减排、改善环境和探索新的钢铁制造工艺流程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紧盯市场和社会对钢铁行业发展的新需求、新要求,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加快发展和全球应对气候变暖、新能源、低碳经济等一系列变化中,积极寻求钢铁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切实练好行业的“内功”,以满足我国及世界不断升级的用钢需求,增强企业的全球市场竞争力。这一方向,不应因金融危机的暂时影响而有所动摇。 
    结构调整,要与淘汰落后相结合。钢协名誉会长吴溪淳曾表示:“到了为淘汰落后付出代价的时候了。”产能过剩问题一直是长期困扰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问题之一。如果说前些年国内外旺盛的钢材市场给了落后产能生存的土壤,那么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需求大幅萎缩理应为落后产能的淘汰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然而,为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濒临灭亡的落后产能借国家大规模投资拉动内需之际死灰复燃;大中型钢铁企业在这一轮波动中自觉限产、减产,反而使生产经营陷入了困难的局面。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6月份非钢协会员的中小钢铁企业钢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0.66%,钢协会员企业钢产量则比去年同期降低了0.68%。从前一段的淘汰落后工作中可以看出,结合行政手段进行的淘汰工作颇有成效,但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如何确定淘汰补偿的“游戏规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钢铁企业来说,在积极争取并创造落后产能退出的市场条件的同时,优势企业也应该挺身而出,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品种结构,通过做深做细市场开发工作、建立灵活市场应对机制等手段,与落后产能展开积极的竞争,迫使其退出市场。 
    结构调整,要与兼并重组相结合。应该看到,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不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资源掌控、节能减排、市场环境、技术进步、布局优化等方面存在的矛盾,都难以得到有效化解。吴溪淳在理事会上指出,兼并重组步伐缓慢,关键是联合重组的决策人和实施人责任落实不到位。实际上,由于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的出资人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因此,联合重组的责任必须由政府部门承担,必须做到有规划、有目标、有政策措施,这样才能有效化解在兼并重组过程中所涉及的各方利益矛盾。而在政府部门有所作为的同时,钢铁企业也应从大局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好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推进行业兼并重组工作的进行,在产业集中度提高的过程中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近日首钢与长钢重组成功,这是下半年行业结构调整的一个良好开端。我们期待钢铁行业的调整振兴取得更大的实质性进展。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中国节能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2021年12月30日,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 
热点文章
·宿迁市晶硅光伏产业链集聚发展成效显著
·宁海谋划千亿光伏储能产业新高地
·宁夏修改光伏用地政策,严格规范光伏用地
·国家能源集团煤矿智能化建设迈入加速期
·巴西政府颁布法令支持海上风电项目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为绿电供应提供技术支撑
·美国能源部发布海上风能战略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
·宁波出台促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国务院部署“十四五” 节能减排十大重点工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350733 合作电话:010-56350733 媒体联系:QQ 769209918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769209918@qq.com
域名:www.gjjnhb.com www.gjjnhb.cn 中文域名:www.国际节能环保网.com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京ICP备09007515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