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过本钢专业技术人员和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的共同努力,本钢集装箱SPA-H降成本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镍含量从0.30%降至0.14%~0.16%。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改进后的本钢集装箱板镍含量最低。此项技术攻关的成功实施,已为企业累计节约成本近4亿元。
近年来,本钢集装箱用钢以其质量优良的化学成分、冲压成型性能、焊接性能、耐蚀性能、尺寸精度等技术指标成为“中国名牌”产品。目前,“本钢牌”集装箱板材制成的集装箱已远销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国际市场,使本钢成为领军我国集装箱板市场的钢铁生产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自2004年以来,本钢技术中心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了技术攻关组,从降低集装箱板镍含量入手,开展了艰难的降成本技术攻关工作。
据测算,集装箱用钢中镍含量每降低0.01%,就可降低吨钢成本30元左右。本钢每年两条轧制线生产集装箱板60万吨,仅降低镍含量一项,就可降低成本1.5亿元。技术攻关小组在炼钢厂、热轧厂的积极配合下,先后在1700毫米轧机、1880毫米轧机进行攻关,克服了因含镍量过低造成板材的铜脆、边裂等缺陷,在保证产品质量及性能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调整轧机加热炉温度、加热时间等措施,逐步降低镍含量。通过20多次反复的技术攻关试验,最终,1700毫米轧机轧制集装箱板镍含量降至0.14%,1880毫米轧机轧制集装箱板镍含量降至0.16%。
据悉,经北京钢铁研究总院耐大气腐蚀性能试验,镍含量为0.14%~0.16%的本钢集装箱板各项性能指标与国际先进企业新日铁持平,而镍含量指标远远低于新日铁,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