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十四五节能环保|电力节能|节能服务|节能电机|十三五|十四五|政务动态|冶金|电力节能产品及技术|煤炭
节能锅炉|新能源|节能通用机械|暖通制冷|通用节能装置|光伏|绿色照明|国际视野|十大节能工程|企业动态
专业论文|人物访谈|推荐案例|变频器|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能源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央企发展新能源有限制?国资委早有要求
(时间:2023/7/11 13:45:42)

  根据媒体不完全统计信息,98家在册国资委央企,已有40余家央企加入新能源项目开发领域,包括传统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基建及钢铁、矿业、通信、交通等领域。
  近日互联网有消息称,相关部门正计划规范央企参与新能源发展,要求中央企业聚焦主责主业。据了解,该项工作计划将央企划分为三类,按照优先级参与新能源电站的开发持有。一类以国家电投、国家能源集团、华能、中核、大唐等五大六小电力投资企业组成,这类企业可以投资持有新能源资产;二类企业,像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企业可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开发建设或者阶段性持有新能源资产;第三类央企是除上述两类央企之外的,除自发自用新能源项目外,原则上不再新增市场化新能源项目。
  目前该消息尚未有官方证实,有自媒体表示该文件仅为征求意见,最终文件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其实早在今年年初,国资委就强调,要推动央企新能源产业发展形成“一盘棋”。有关中央企业要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中央企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有关要求,结合自身功能定位、主责主业和资源禀赋,有序开展新能源投资运营。要注意避免“一哄而上”、过度竞争。
  01.清理一批“三无”新能源企业
  近年来,中央企业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领域的投资额增速较大,从国家层面也确实多次要求央企加快新能源发展。但国资委对于央企新能源产业发展探索模式,始终强调——
  加快打造产业融合、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新能源产业集群;要推动央企新能源产业发展突出高质量、强化产业链,立足新能源产业需求,着眼新能源发展未来,对标世界一流!
  在新能源投资端,国资委也明确要求:要及时清理三无新能源行业企业。2022年5月11日上午,国资委以视频形式召开中央企业压减工作“回头看”专项行动推进会,总结中央企业压减工作成效,对新一轮压减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会议要求:
  各中央企业要及时清理无业务、无贡献、无法实现功能作用的三无新能源行业企业。
  其中中核集团在交流交流发言时指出:加大新能源产业管控力度。坚决清理退出壳公司、项目推进无望公司,通过设立分公司、探索“一市(一县)一法人”、建设大基地大项目等方式,控制新能源企业法人户数过快增长。
  02.央企新能源产业要形成“一盘棋”
  中央企业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和国家队。今年1月,中央企业新能源智慧运维服务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此次签约涉及14家中央企业共22个光伏发电和风电项目,总容量288MW,是近年来中央企业新能源领域中涉及范围较广、项目较多的专业化整合。中国华能分别与中国海油、中国建材、中国船舶等13家中央企业签约。
  国资委称,这标志着中央企业新能源专业化整合从单个协调向整体推动转变,新能源管理从分散式向精益化转变,新能源运营从单兵突进向共享共赢转变,新能源发展从规模扩张向专业化、集约化转变。
  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未来新能源业务将逐步向新能源主业企业和优势企业集中,对于专业运作水平高、集约化管理能力强、经营效益好的项目可以独立运行;对于偏离主业、运营成本较高、缺乏管理能力的项目应通过共享服务、委托代管、重组整合等方式开展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专业化运营与合作,加快打造产业融合、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近年来,约半数中央企业进入新能源领域,“跑马圈地”、“铺摊子”和“一窝蜂”等问题时有发生。国资委强调,要推动央企新能源产业发展形成“一盘棋”。有关中央企业要结合自身功能定位、主责主业和资源禀赋,综合考虑项目所在区域、投资收益和资产质量,有序开展新能源投资运营,在新能源数智转型、专业运作、协同发展等方面加强合作,促进中央企业新能源布局结构整体优化,切实形成合力,有效避免“一哄而上”、过度竞争。
  国资委还要求,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围绕储能、先进输电技术、大型能源基地多能互补等制约新能源消纳的关键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和攻关,以科技硬实力支撑“双碳”目标落实落地。要重点布局新能源高端装备产业,大力发展大功率海上风电、高效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等应用终端体系,推动新能源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天津碳达峰碳中和运营服务中心 
    5月18日,天津碳达峰碳中和运营服务中心启用仪式在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城市能源革命高 
热点文章
·聚焦主责主业 央企参与新能源发展或将规范
·《河北省氢能产业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发
·热!华北电网负荷创新高 空调耗电占比近三
·换空调不如换热泵!海尔智慧楼宇热泵:一机
·解锁高质组件,正泰安能赋能户用电站高效运
·山东省节能审查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五部门:进一步扩大工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
·双良节能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就液冷
·从碳排放到碳减排:探索碳规划实践
·"数字驱动 能创未来"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80801894 合作电话:010-80801894 媒体联系:QQ 769209918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769209918@qq.com
域名:www.gjjnhb.com www.gjjnhb.cn 中文域名:www.国际节能环保网.com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京ICP备0900751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