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十四五节能环保|电力节能|节能服务|节能电机|十三五|十四五|政务动态|冶金|电力节能产品及技术|煤炭
节能锅炉|新能源|节能通用机械|暖通制冷|通用节能装置|光伏|绿色照明|国际视野|十大节能工程|企业动态
专业论文|人物访谈|推荐案例|变频器|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能源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新加坡大力转向氢能发电
(时间:2023/4/20 9:57:52)
  据《日本经济新闻》近日报道,新加坡发布了到2050年使氢能占发电燃料一半的战略,相关企业纷纷加快开发速度。新加坡90%的天然气供应依靠进口,新加坡政府着眼于摆脱对天然气的依赖和脱碳化,将支持氢能发电站和供给链的实际应用。新加坡政府呼吁采用当地吉宝公司和三菱重工等海外企业的技术。这也将对高度依赖煤炭的周边国家能源政策产生影响。
  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在新加坡国际能源周活动中说:“氢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开拓领域。”
  氢在燃烧时不会释放二氧化碳。利用可再生能源分解水的“绿氢”,在生产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可以视为零。与天然气和煤炭一样,燃烧能源可以带动涡轮发电,但是氢意外引燃的风险很高,很难处理。大规模的发电用涡轮机尚在开发当中,最佳的运输方法也没有确立。
  新加坡的目标是在205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温室气体净零排放)。黄循财在2022年10月举行的上述能源周活动上,宣布启动把氢能作为主要发电燃料的《新加坡国家氢能战略》。随着技术革新的进步,预计到2050年氢能或将满足该国一半的电力需求。
  随后,新加坡能源市场监管部门于2023年1月着手制定相关规定。关于新建和改建的燃气火力发电站,向业界提出了必须安装掺入氢燃料至30%比例以上设备的方案,并开始听取意见。还提出了将来全面改用氢燃料的方案。
  另外,为了建立安全性强、成本效率高的氢燃料供应链,政府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企业进行支持:开发氢能发电站;完善全球性供应链;研究开发。
  在企业方面,发挥旗舰作用的是新加坡的政府系大企业,以及在氢能技术方面领先的日本企业。
  吉宝公司与日本三菱重工和IHI株式会社合作,决定在裕廊岛建设新加坡第一个可使用氢燃料的发电厂,总工程费大致为5.7亿美元。其发电能力为60万千瓦,相当于一座小型核电站。各方将力争在2026年上半年启动这一发电厂,初期将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之后逐渐增加氢燃料的混合量。
  当地政府系的胜科工业有限公司将与IHI一道建立由绿氢生产的氨燃料供应链,已就氨燃料发电等的商业化调查达成协议。
  胜科公司还考虑利用日本千代田化工建设公司的氢燃料储藏和运输技术,每年从澳大利亚和中东进口6万吨氢燃料到裕廊岛的设施。这一运输规模有望成为亚洲之最。
  吉宝、胜科此前的主力业务是石油钻井机建造,现在各自正把重心转移到再生能源等环保事业上。强化氢能业务也是这一业务重组的一部分。吉宝计划到2030年将太阳能、风力、水力等再生能源发电能力从2022年的260万千瓦提高到700万千瓦。氢能发电如果步入正轨,还可以加快脱碳进程。
  新加坡向氢能转型的原因,是其对天然气的过度依赖。由于大部分天然气依靠进口,这种依赖不仅成为脱碳的绊脚石,对能源安全而言风险也很大。最近受到市场行情变化的直接影响,新加坡家用电费在2021年年初以来的一年半时间里上涨了45%。
  为了振兴可再生能源,新加坡在狭小国土的各个角落安装了太阳能发电板,但其进一步扩展的空间已然很小。虽然2022年已开始进口可再生能源电力,但目前在该领域积极出口的国家寥寥无几。
  于是,新加坡注意到了氢能源。新加坡将利用小国的灵活性,完善氢能的运输、储存和发电基础设施。新加坡希望作为相关产业的“秀场”,吸引有实力的企业以及资金的目的可见一斑。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第一届世界“讲碳会”(深圳) 
    2023年3月17日下午,由长氢腾(深圳)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主办,深圳市龙岗区、华润置地城市 
热点文章
·天津建设电力“双碳”先行示范区
·中国储能系统落地墨西哥
·拉萨市光伏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工作启动
·江森自控日立空调中国深耕本土市场
·杜祥琬院士:节能提效是我国能源战略之首
·钱智民:碳达峰碳中和是推进我国能源安全的
·新乡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位居全省前列
·中国节能与河北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霍尼韦尔启动液态有机氢载体解决方案
·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普及阶段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80801894 合作电话:010-80801894 媒体联系:QQ 769209918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769209918@qq.com
域名:www.gjjnhb.com www.gjjnhb.cn 中文域名:www.国际节能环保网.com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京ICP备0900751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