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十二五节能环保|电力节能|节能服务|节能电机|十三五|十四五|政务动态|冶金|电力节能产品及技术|煤炭
节能锅炉|新能源|节能通用机械|暖通制冷|通用节能装置|光伏|绿色照明|国际视野|十大节能工程|企业动态
专业论文|人物访谈|推荐案例|变频器|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能源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江苏连云港打造新能源产业高地
(时间:2022/9/19 10:52:48)

  9月7日上午,总投资约216亿元的盛虹化工新材料项目在连云港徐圩新区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全面投产后,将助力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建成全球最大的高端光伏级EVA供应基地,为绿色能源发展和加快“双碳”进程作出积极贡献。
  “光伏级EVA生产壁垒高、扩产周期长、转产限制多,我国光伏级EVA进口依赖度超60%。该项目全部投产后,连云港石化基地EVA年产能将扩建至百万吨级,为国家清洁能源转型提供稳定保障。”连云港市科技局副局长郑刚说,该项目还将对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现有优势产业进行横向扩能和纵向延伸,进一步增强连云港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战略布局。
  连云港在工业布局中,多年来着力推进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三新一高”形成特色。呼应“双碳”要求,连云港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与研发,促进新能源产业升级,奋力打造国内领先的集设计、研发、制造、培训、服务为一体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2021年,连云港市新能源产业投资活跃,全市新能源产业产值达330亿元、同比增长14%。
  “连云港全力建设‘绿色能源之都’,依托清洁能源种类丰富的优势,实现能源产业多元互补发展;依托连云港国家级石化基地,打造绿色综合能源发展示范;依托区位优势,打造沿海能源保供基地。”连云港市发改委党组成员、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王磊说。瞄准目标定位,连云港鼓励更多龙头企业挑战行业关键技术、破解“卡脖子”难题,通过产学研用多方发力,促进新能源产业规模增长。
  8月30日,由连云港中复连众制造的全球最长的风电叶片成功下线,长123米,单支质量超过50吨,叶根直径超过5米,表面积突破1000平方米。该巨型风电叶片将适配16MW海上风电机组,单台机组年发电量超过5000万千瓦时,在为实现“双碳”目标作贡献的同时也大量节省机位点及海域占用。“叶片越来越大,对合模配件的装备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采用了很多新技术、新材料,比如叶根、辅梁、主梁的预制以及3D扫描模腔内部尺寸、碳纤维的拉挤技术等,以保证叶片质量和性能。”中复连众副总经理刘卫生说。
  中国船舶集团716所研发的全球首台具备自动对接功能的LNG高端装卸臂,被列入能源领域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清单。日出东方集团成为国际能源署太阳能区域供热研究项目承担单位、联合国光热产业与技术研发基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光伏发电全产业链,硅片、晶硅电池、晶硅组件等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以中复连众、国电联合动力、双菱风电等为龙头的风力发电产业快速发展,低风速风机发电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连云港的风电、光热、光伏、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全面发展,绿色能源种类数量全省领先,并且关键零部件基本实现国产化,相关新增专利数量居于国内同类城市前列。”连云港市发改委能源处副处长田雨鑫说。
  在全力打造规模化、集聚化、高端化新能源产业链的同时,连云港加快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推进多个新能源重点项目建设,让节能减排成为发展最美底色。
  5月27日,总投资7.3亿元的田湾核电蒸汽供能项目进行混凝土浇筑,这是全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工程,项目以田湾核电站部分机组蒸汽作为热源,通过多级换热,将工业蒸汽通过热网输送至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江苏核电党委书记刘兆华介绍,项目预计2023年底投产供汽,每年可为连云港石化基地提供480万吨工业蒸汽,等效减排二氧化碳107万吨、二氧化硫184吨、氮氧化物263吨,相当于新增植树造林面积2900公顷,同时每年为石化基地节省70多万吨碳排放指标,提供更多环境空间。
  “我们将重点加快推进整县屋顶分散式光伏和市场化并网集中式光伏项目,加快新能源产业链布局,培优扶强新能源装备制造龙头企业,聚力新能源产业强链补链工作,联合工信、组织人事、科技等部门,切实解决产业链企业遇到的困难,持续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田雨鑫说。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中国节能协会与国际铜业协会签 
     8月22日,中国节能协会与国际铜业协会低碳驱动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 
热点文章
·广东成立数字化节能降碳产业联盟
·巴黎市政府宣布系列节能措施
·浙江“十四五”节能减排方案出炉
·新疆新能源产业实现高质量跃升发展
·井冈山机场光伏发电项目成效显著
·界首市住建局大力倡导节能低碳新生活
·湖北成立光伏农业研究中心
·国务院:今年以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稳步推进
·山西吕梁积极打造氢能全产业链
·中国能源研究会氢能专委会落户大湾区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350733 合作电话:010-56350733 媒体联系:QQ 769209918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769209918@qq.com
域名:www.gjjnhb.com www.gjjnhb.cn 中文域名:www.国际节能环保网.com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京ICP备0900751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