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十二五节能环保|电力节能|节能服务|节能电机|十三五|十四五|政务动态|冶金|电力节能产品及技术|煤炭
节能锅炉|新能源|节能通用机械|暖通制冷|通用节能装置|光伏|绿色照明|国际视野|十大节能工程|企业动态
专业论文|人物访谈|推荐案例|变频器|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能源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中国在太阳能电池板关键制造阶段份额超80%
(时间:2022/7/11 8:52:58)

  近些年,我国通过先进制造技术降低了太阳能光伏的制造成本,帮助推动了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发展,同时成为全球关键的光伏供应大国。今年年初,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光伏行业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产业技术创新取得突破。业内人士表示,《行动计划》的发布,旨在全面提升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推动我国加速从“光伏大国”向“光伏强国”迈进。
  近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一份特别报告表示,要确保向净零排放的安全过渡,将需要加大力度扩大太阳能电池板的全球生产并使其多样化。目前,全球太阳能电池板供应链主要集中在中国。
  我国以扩大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和市场为重点的产业及创新政策,推动太阳能光伏成为世界众多地区最经济的发电技术。
  在过去10年里,全球太阳能电池板的制造能力越来越多地从欧洲、日本和美国转移到中国,而我国在太阳能电池板领域中的投资和创新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国际能源署报告称,目前中国在太阳能电池板全部关键制造阶段的份额超过80%。而在多晶硅和晶圆等关键器件方面,按照我国目前在建产能计算,其生产份额未来几年将升至95%以上。
  “中国在降低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清洁能源转型带来了诸多好处。”国际能源署执行主任Fatih Birol表示世界各地加速清洁能源转型,将进一步加大供应链的压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但这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机会,帮助实现生产多样化,使其更具韧性。”
  国际能源署提出,要实现国际能源和气候目标,就需要在全球部署太阳能光伏,这就要求制造业产能进一步大幅扩张。例如,到2030年,世界各地电力系统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能力每年需要增加四倍以上,才能按照国际能源署目标,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到2030年,太阳能电池板的关键组成部分(如多晶硅、晶锭、晶圆、电池和组件)的全球产能需要在目前基础增加一倍以上,现有生产设施也需要进行现代化改造。
  有研究预测,到2030年,全球供应链上新建的太阳能光伏制造设施将吸引1200亿美元投资。同时,太阳能光伏行业有潜力将光伏制造业工作岗位数量翻一番,其中最密集领域是组件和电池的制造。
  此外,前述报告还发现,由于煤炭在我国生产集中的部分地区发挥着重要作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电力密集型制造目前主要由化石燃料提供动力。一块太阳能电池板的平均寿命约为25至30年,在其运行4至8个月时,就可以抵消在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国际能源署提出,电力供应的不断脱碳将有助于减少未来碳排放。
  “随着各国加快努力减少排放,各国需要确保向可持续能源系统的过渡建立在安全基础上。”Birol说道。由于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和供应链瓶颈等挑战,导致太阳能电池板价格在去年上涨了约20%,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太阳能光伏的制造供应链。这些挑战在多晶硅市场尤其明显,多晶硅作为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关键材料,已导致全球太阳能光伏产品交货延迟、价格上涨。国际能源署认为要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各国政策制定者进一步加大关注和努力。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工业照明LED灯具系列标准启 
  由深圳市照明与显示工程行业协会(SLDA)、SLDA标准与检测专委会共同主办的工业照明LED灯具系列标准启 
热点文章
·印尼扩大可再生能源产业投资
·湖北房县大力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
·昆明市级行政中心实现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
·甘肃省加快重点领域节能减排
·罗马尼亚在农业用地上引入太阳能新规则
·上海出台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方案
·国际能源署呼吁加快清洁能源转型
·法国三大能源企业联名呼吁“立即”节能
·美国8100多个可再生能源项目排队并网
·工信部出台系列举措推进工业节能降碳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350733 合作电话:010-56350733 媒体联系:QQ 769209918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769209918@qq.com
域名:www.gjjnhb.com www.gjjnhb.cn 中文域名:www.国际节能环保网.com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京ICP备0900751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