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十二五节能环保|电力节能|节能服务|节能电机|十三五|政务动态|冶金|电力节能产品及技术|煤炭|节能锅炉
新能源|节能通用机械|暖通制冷|通用节能装置|光伏|绿色照明|国际视野|十大节能工程|企业动态|专业论文
人物访谈|推荐案例|变频器|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能源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双积分打开的风口犹存 新能源汽车上演“春季躁动”?
(时间:2019-1-17 10:37:08)
   虽然预留了一年的缓冲期,但无论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在“双积分”政策面前都丝毫不敢松懈。业界分析,从限购和补贴的政策拉动转向市场产品驱动后,新能源车市场的需求有望迎来新一轮高速增长。
   1岁的“双积分”在过去一年里交出了亮眼答卷:接近118家乘用车企业共完成超过100笔积分交易,交易金额达到6.9亿元。
   作为新能源补贴退坡之后的替代品,双积分平台随之应运而生。2018年5部委联合推出施行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被视作新能源汽车后补贴时代最为有力的支持调控政策。双积分政策规定,积分可以在不同车企之间进行交易。为了避免惩罚,双积分为负的企业需向积分为正的企业购买积分。由此一来,“双积分”正式变成一种资产,积分充裕的企业可以通过卖积分赚钱,而积分不足的企业则需要花钱买积分。
   从此,乘用车企业的考核按照“双积分”体系进行,分别是平均燃油消耗量和新能源汽车的积分。“双积分”的计分方式有点复杂,但其更多目的是督促车企在降低传统燃油车油耗和新能源车型研发这两条道路上,双管齐下。如果车企不达标,则要受到受到暂停高油耗产品申报、生产等处罚。而在2019年双积分正式开始考核之后,“双积分”为负数的企业将面临暂停高油耗产品申报、暂停高油耗产品生产等一系列处罚。
   不过政策未对积分单价进行规定,而是由企业之间自主定价,这也使得积分交易很难有参考指标。目前积分交易也没有公开的、准确的价格。根据国内独家分析机构对积分价值和交易价格进行研究,推断出2016-2017年积分交易价格或为每分1500元左右。此前业内人士估计,手握大量盈余新能源正积分的企业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对一些新能源积分较少或者综合不达标的车企而言,或将迎来严峻的考验。
   业内有观点认为,随着今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正式核算,传统车企新能源汽车积分达标也会面临一定的压力。双积分不仅在技术上倒逼各大车企研发新能源汽车,同时也将考验整个中国新能源市场——“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还有多少企业能把车继续卖出去?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类似的大众入股江淮、众泰联姻福特、长城联合宝马等合资合作可能会继续增多,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新联盟或许会出现在大众视野。
   “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2019年补贴政策,总的原则是在确保2021年补贴全部退出后,产业不发生大的波动。”工信部部长苗圩曾在发言中表示。此外,新能源汽车新一轮支持措施也在讨论中。另据中汽协消息,2019年新能源车补贴至少在今年的基础上再降低30%,新能源补贴政策正式进入倒计时。
   双积分政策真正开始对车企进行考核,也将倒逼车企加速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投放。为了应对双积分政策、自主品牌以及合资品牌都在全力加码布局新能源汽车,2018年下半年合资企业在双积分政策的驱动下新能源汽车实现了高速增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曾公开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现有的销量指标都可提前完成。到了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极有可能达到5000万辆至8000万辆。”
   但是行业反思也同时浮出水面,新造车阵营乃至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接下来将走向何处,每一个企业都应该回顾自身的出发点。众多证券机构预测今年的补贴政策对中高端新能源汽车的倾斜思路不会变化,行业成长趋势不会因短期政策波动而变化,龙头依然最终脱颖而出。根据规定,2019和2020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分别为10%和12%。因此,外界预测明年新能源汽车或将呈现一个全面爆发式的增长态势。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新能源锂电行业专家齐聚青海  
      中国新能源企业家俱乐部(SNEC)正式成立。  &n 
热点文章
·新能源锂电行业专家齐聚青海 共讨新能源产
·全国各省市燃煤锅炉改造治理政策及资金补助
·南方电网7个智能电网示范区已全部获得批复
·福建电力将新扩建500千伏21座 220
·老板电器携手妇基会,守护家的味道
·庆祝江苏航天水力新沟河江边枢纽工程产品出
·“创新,开拓,务实,进取!”——CDMC
·可实现快速响应及同步数据采集的风电场监控
·能率荣获万科集团2014年度A级供应商
·《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解读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350733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域名:www.gjjnhb.com www.gjjnhb.cn 中文域名:www.国际节能环保网.com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