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十二五节能环保|电力节能|节能服务|节能电机|十三五|政务动态|冶金|电力节能产品及技术|煤炭|节能锅炉
新能源|节能通用机械|暖通制冷|通用节能装置|光伏|绿色照明|国际视野|十大节能工程|企业动态|专业论文
人物访谈|推荐案例|变频器|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能源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蓄电池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体呈现三大发展优势
(时间:2018-10-30 15:21:25)

   蓄电池产品历史悠久,技术成熟,在功率特性、高低温性能、组合一致性、回收再利用和价格等方面具有优势。所以,在短期内,蓄电池尚不能被其他电池产品所取代。
   蓄电池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清洁化生产的推行,以及中国蓄电池行业的技术进步和采用国际标准的进程加速,近十年来,蓄电池产品的质量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可以说,目前企业产品质量水平的差异化正在逐渐缩小,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但客观而论,在质量稳定性、质量一致性方面,我们与国际先进工业国家的产品还存在较大差距。
   中国蓄电池产量统计分析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铅酸蓄电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铅酸蓄电池产量为22070万千伏安时。2015年1-10月,我国铅酸蓄电池产量为16651万千伏安时。2017年我国铅酸蓄电池产量将达到22381万千伏安时,预计2018年我国铅酸蓄电池产量将达23276万千伏安时。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02%,预计到了2021年我国铅酸蓄电池产量将达到26206万千伏安时。

  2014-2021年我国铅酸蓄电池产量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行业呈现三大发展优势
   1、性能比较优势。目前,大规模产业化的二次电池主要有铅酸蓄电池、镉镍电池、氢镍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镉镍电池含有剧毒元素镉,已逐步被其他电池所替代。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电池为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和氢镍电池。蓄电池产业现状分析,相较于其他二次电池,铅酸蓄电池主要有以下性能比较优势:A、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时间最长、技术最成熟的电池,性能稳定、可靠,适用性好;B、采用稀硫酸作电解液,无可燃性,电池采用常压或低压设计,安全性好;C、工作电压较高、工作温度范围较宽,适用于混合电动车(HEV)等高倍率放电应用;D、能浮充电使用,浅充浅放电性能优异,适用于不间断电源(UPS)、新能源储能、电网削峰填谷等领域;E、大容量电池技术成熟,能制成数千安时的电池,为大规模储能提供了便利。
   2、成本比较优势
   蓄电池产业现状分析,铅酸蓄电池是最廉价的二次电池, 单位能量的价格是锂离子电池或氢镍电池的 1/3 左右。此外,铅酸蓄电池的主要成分为铅和铅的化合物,铅含量高达电池总质量的60%以上,废旧电池的残值较高,回收价格超过新电池的30%,因此铅酸蓄电池的综合成本更低。
   3、再生利用比较优势
   铅酸蓄电池组成简单,再生技术成熟,回收价值高,是最容易实现回收和再生利用的电池。全球再生铅产量已经超过原生铅产量,美国废铅酸蓄电池铅的再利用率已超过 98.5%,我国废铅酸蓄电池的再利用率也达到90%以上。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多为小型电池,且组成复杂,再生成本高,回收难度大,再生产业难以实现市场化运营。目前,前述电池全球的平均回收比例不足 20%,特别是锂离子电池,多数国家尚未实现有效回收和再生。
   蓄电池产品历史悠久,技术成熟,在功率特性、高低温性能、组合一致性、回收再利用和价格等方面具有优势。蓄电池产业现状分析,蓄电池也是化学电池中市场份额最大、使用范围最广的电池产品,在内燃机起动、大规模储能等应用领域尚无成熟替代产品。所以,在短期内,蓄电池尚不能被其他电池产品所取代。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新能源锂电行业专家齐聚青海  
      中国新能源企业家俱乐部(SNEC)正式成立。  &n 
热点文章
·新能源锂电行业专家齐聚青海 共讨新能源产
·全国各省市燃煤锅炉改造治理政策及资金补助
·南方电网7个智能电网示范区已全部获得批复
·福建电力将新扩建500千伏21座 220
·老板电器携手妇基会,守护家的味道
·庆祝江苏航天水力新沟河江边枢纽工程产品出
·“创新,开拓,务实,进取!”——CDMC
·可实现快速响应及同步数据采集的风电场监控
·能率荣获万科集团2014年度A级供应商
·《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解读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350733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域名:www.gjjnhb.com www.gjjnhb.cn 中文域名:www.国际节能环保网.com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