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十二五节能环保|电力节能|节能服务|节能电机|十三五|政务动态|冶金|电力节能产品及技术|煤炭|节能锅炉
新能源|节能通用机械|暖通制冷|通用节能装置|光伏|绿色照明|国际视野|十大节能工程|企业动态|专业论文
人物访谈|推荐案例|变频器|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能源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大规模应用热度攀升 储能市场逐步成为新增长极
(时间:2017-12-29 15:24:21)
  储能,正逐渐成为各路资本竞逐的新标的。为进一步加快储能产业发展,发改委表示,未来10年内将分两个阶段推进储能产业发展的相关工作,第一阶段实现储能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第二阶段实现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 
  储能发展势头强劲,或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储能产业在近两年持续发力,政策扶持、资本追逐、企业布局,从长久以来的默默无闻摇身一变俨然成了能源领域最热的风口。 
  电瓶车蓄电池、抽水蓄能、压缩空气蓄能……生活中人们司空见惯的这些现象,都是储能技术在其作用。储能能够为电网运行提供调峰、调频、备用、黑启动、需求响应支撑等多种服务,是提升传统电力系统灵活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通过在适当时间吸收与释放电力,储能技术能够帮助实现供需平衡,未来将成为相关业务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016年以来,储能行业进入商业化初期阶段,示范应用取得的发展经验得到商业化推广,我国储能项目装机规模快速增加、商业模式逐渐建立。从“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到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都将储能作为重点研究和发展领域之一。 
  在一系列政策引导下,我国储能行业呈现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等多元发展的良好态势,储能产业已经基本具备商业化条件。同时,我国光伏发电和风电等新能源快速发展,弃风、弃光等现象较为突出,发展储能可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另据不完全统计,涉足储能市场的上市公司共26家,其中南都电源、比亚迪、科陆电子、雄韬股份、猛狮科技等一众企业纷纷在储能领域加紧布局。 
  储能产业在技术装备研发、关键技术、材料、模块、系统等方面需要攻关,重点示范工程和应用场景需要创新和突破,从而引领产业走向持续稳定的商业化发展道路。其中,重点包括三个方面:在经济性层面,如何提升储能项目的盈利能力;在政策层面,如何构建合理的市场机制;在技术层面,如何解决储能的安全性和污染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为我国储能产业从短期到中长期的发展确立了方向,明确了产业近十年的发展目标。 
  作为中国首个储能产业独立性指导政策文件发布,《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储能产业正式迈入国家层面予以推广。其中明确,未来10年产业发展将分两个阶段推进,2018—2020年实现储能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2020年以后实现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业界预测,随着《指导意见》的出台以及下一步配套政策的发布,我国储能产业和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站在产业爆发的风口上。 
  也就是以技术规范和标准为基础,在多种示范应用中探索可推广的商业模式,培育具有盈利能力的市场主体,在2020年推动储能产业进入规模化发展初期。下一阶段产业的趋势,将朝着扩大应用规模、形成产业体系、掌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完善标准体系并向国际市场渗透、多种商业模式涌现、国内外竞争力强的市场主体成为产业主流等方向发展。 
  但经济性不佳及市场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也始终困扰着储能行业的发展,使得储能似乎总徘徊在“临界点”的边缘。专家认为,目前储能系统存在成本高、寿命短、安全性不够、能量密度较低等缺陷,主要是因为储能技术未取得关键性突破。而在未来的发展中,只有将大规模的储能项目建设落实,跟上风电、光伏发电的建设情况,才能推动储能产业进一步发展。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火电厂节能减排创新技术交流会 
  4月23日,中国能源研究会与大唐集团公司在集团公司总部联合召开火电厂节能减排创新技术交流会。集团公 
热点文章
·南方电网7个智能电网示范区已全部获得批复
·福建电力将新扩建500千伏21座 220
·老板电器携手妇基会,守护家的味道
·庆祝江苏航天水力新沟河江边枢纽工程产品出
·“创新,开拓,务实,进取!”——CDMC
·可实现快速响应及同步数据采集的风电场监控
·能率荣获万科集团2014年度A级供应商
·《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解读
·七部委发布燃煤锅炉改造方案 数千亿市场将
·火电厂节能减排创新技术交流会在大唐集团召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350733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域名:www.gjjnhb.com www.gjjnhb.cn 中文域名:www.国际节能环保网.com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