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世界各国相继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并推进落实,全球各大制冷行业企业纷纷提出各自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实施路径。作为领先的低碳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供应商,霍尼韦尔也不例外。

4月6日,霍尼韦尔在第三届国际制冷学会氢氟烯烃(HFO)制冷剂和低全球变潜值产品大会上正式发布《顺应多变未来,引领低碳方向——环境友好型氢氟烯烃(HFOs)的前沿应用》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聚焦于在各大工业及民生行业中被广泛应用的氟化学品以及HFO技术在多个消费行业的减碳应用,为含氟温室气体减排提供发展思路及创新技术指导。

对于此次HFO行业白皮书的发布,霍尼韦尔高性能材料部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张立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发布的白皮书,为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创新的氟化学品减排策略参考,助力他们改善环保表现和社会效益,共同实现中国的‘双碳’目标。”
创新减排路径 HFO是重要技术抓手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日渐严峻,国际社会已将“减碳”列为国家发展的重点。除备受关注的电力、煤矿、水泥等重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减排,对于制冷、空调等日用化学品的“温室效应”关注也正在日渐增多。与此同时,“双碳”目标的制定以及《基加利修正案》于2021年在中国正式生效,也为国内众多企业积极寻找可靠的氢氟碳化物减排解决方案带来新的要求与契机。

(霍尼韦尔高性能材料部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张立)
霍尼韦尔高性能材料部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张立表示,“霍尼韦尔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拥有100多年的丰富经验,约60%的新产品研发都以改善客户的环保表现和社会效益为出发点。而在制冷行业领域,氢氟烯烃(HFO)技术就是霍尼韦尔助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创新技术抓手。”
事实上,作为第四代HFO的发明者,霍尼韦尔一直致力于推广HFO制冷剂在中国的落地应用,并与不少企业达成合作。霍尼韦尔高性能材料部亚太区氟产品业务总经理李宝刚称,“第四代制冷剂的应用落地对中国的节能减排有着重要的意义,多年前霍尼韦尔就已经与国内企业就第四代制冷剂达成了合作,目前也在积极加深与本土伙伴的合作,以成熟的解决方案引领行业可持续发展。”
比如,2022年4月,中国国药集团旗下的国药控股上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国控生物)宣布,在其位于上海的疫苗冷库扩建项目中采用霍尼韦尔成熟的高环保型制冷剂Solstice® N40 (R-448A),以储存供上海地区使用的各种疫苗,并包括新冠疫苗;同年5月及7月,蔚来汽车与沃尔沃汽车相继宣布在中国本土市场若干新车型上采用霍尼韦尔提供的成熟的超低全球变暖潜值的HFO-1234yf制冷剂,推动汽车行业温室气体减排。以蔚来及沃尔沃汽车等公司在中国采用的霍尼韦尔成熟的超低全球变暖潜值HFO-1234yf制冷剂为例,其全球变暖潜值比传统的氢氟碳化物制冷剂降低99.9%。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在推广环保新技术方面还面临一些挑战,一是环保制冷剂的技术壁垒难以突破,整个应用的配套和生态还在完善当中,阻碍了大范围推广;二是推广环保制冷剂的成本较高,会增加使用制冷剂等企业的成本,导致企业更换环保制冷剂的动力不足。
因此,霍尼韦尔希望通过此次HFO白皮书的发布,帮助行业尽快建立生态圈,推动HFO制冷剂在中国的落地。
多项举措并行 践行企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全球氟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全球一半以上的氟产品在中国生产。因此,第四代制冷剂在中国的产能建设,无论是对中国从第三代制冷剂向第四代制冷剂转变,还是巩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氟化工生产国这一身份都非常重要。

(霍尼韦尔高性能材料部亚太区氟产品业务总经理李宝刚)
作为领先的低碳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供应商,霍尼韦尔与其它企业相比拥有独特优势。霍尼韦尔高性能材料部亚太区氟产品业务总经理李宝刚表示,“对于霍尼韦尔目前拥有的优势,一方面在于技术上的专业性,从单工质第四代制冷剂到混配第四代制冷剂的开发和应用,霍尼韦尔的研究与理解都非常深入。另一方面,作为全球性企业,霍尼韦尔可以不断将在全球市场的成熟经验带到国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