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十二五节能环保|政务动态|冶金|电力节能产品及技术|煤炭|节能锅炉|新能源|节能通用机械|通用节能装置|暖通制冷
绿色照明|国际视野|十大节能工程|企业动态|专业论文|人物访谈|推荐案例|变频器|
>>首页 >> 商业资讯 >> 暖通制冷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制冷】冰蓄冷技术减轻空调制冷城市用电比例
(时间:2012-1-5 9:16:03)
  冰蓄冷是目前最可行的用户侧移峰填谷技术,其优势很明显。一是无土地投入:利用用户的自有空间建设,无需占用大片土地、无土地折旧;二是能效高:蓄冷的能效高于抽水蓄能,达到80%以上,其综合移峰填谷效果远好于抽水蓄能。三是回收期短:抽水蓄能电站的回收期至少10年,而分布式蓄能电站的投资回收期只有3~4年;四是投入少:抽水蓄能电站投入巨大,动辄几十亿,而单个用户侧蓄能电站只有几百万到几千万,投入小、产出大。 
  区域集中蓄冷、供冷的优势表现在如下方面:规模化效应。可采用节能、经济的区域能源供应方案;专业化管理。可以专业化地进行项目运作及运营管理;实现高效的能源转化,提供高品质服务;市场化运作。可建立市场化的运营机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高能效、低成本、可持续、低排放’,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降低用户空调主机建设投资费用,用户初投资较自建空调系统降低30%以上;充分利用峰谷电价的优势,减少用户的空调使用费用40%以上;实现削峰填谷,减少电力总装机容量,缓解电力供应紧张、节约电力建设投资,降低电厂侧空气污染物的排放。 
  当前冰蓄冷技术的发展正面临着机遇:中国城市化率的快速增长,为实施区域集中蓄冷/供冷创造了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园区、开发区的大规模建设,为区域集中蓄冷/供冷奠定了基础;城市或区域商业中心、行政中心的集中建设,使实现区域集中蓄冷/供冷有了现实的条件;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一次能源短缺、电力供应紧张的现实,使实施以移峰填谷为主要特征的集中蓄冷/供冷成为必然。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空调制冷用电占整个城市用电的比例逐年上升,电力供应高峰不足而低谷过剩的矛盾相当突出,电网负荷率降低。 
  2010年底发电装机容量达9.6亿kW,火电占73.47%;连续5年新增装机9000万kW;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基本平衡,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供电标煤耗335g/kWh,线损6.49%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内地开始建造蓄冷空调工程,至去年8月已有建成投入运行和正在施工的工程833项,分布在4个直辖市和22个省。蓄冷工程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迅速、白天高峰电力紧缺的北京、广东和东南沿海地区。预计今后蓄冷技术将会在我国更广大的地区得到应用和推广。 
  冰蓄冷技术可以移峰填谷和减少制冷装机负荷,是缓解电力建设和新增用电矛盾的有效解决途径之一。各地区也出台了各项有关促进蓄冷空调工程发展的政策,推动了蓄冷空调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冰蓄冷技术不仅仅是应对当前电力供应紧张形势的有效手段,即便在电力供求平衡时期,仍然是电力需求侧管理重要的移峰填谷技术措施。 
  目前,冰蓄冷技术目前的应用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南方电网(以及国家电网下属的部分地区)没有针对商业用户的峰谷电价,导致许多大型楼宇无法应用蓄冷技术;而南方电网管辖区域是全国空调负荷最高的地区,由空调造成的峰谷差是全国最大的;另外,峰谷电价差太小、大部分地区都是1:3,用户的投资回收期略长,一般都在3~5年。建议在南方电网管辖区域以及全国尚未实施的地区全面推行峰谷电价,并对冰蓄冷实施财政补贴,缩短用户的投资回收期。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政务】国资委举办管理局系统 
  6月18日,国资委举办了管理局系统创建节水型单位总结交流会。管理局副局长、委机关节能办主任周勇到会并讲话,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126957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域名:www.gjjnhb.com www.gjjnhb.cn 中文域名:www.国际节能环保网.com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